第两百四十三章有惊无险

听见西门庆在言语上占了优势,蔡京也是站了出来,帮西门庆说话。

“皇上,老臣认为西门庆所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不能只靠一人之言就冤枉其他人。”

“哪怕这个人没有官职,只是一个小小的士兵。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而另一个人只是普通的士兵就偏向。”

“这样的话有损朝廷形象,也会让普通士兵产生抵触心理。我们不能只考虑到朝廷的官员,还要考虑到我们国家众多的普通士兵,毕竟他们才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石。”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走得更加长远,也要考虑的更加全面。”

听见蔡京这么说宋太宗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同时宋太宗看向站在下面,不卑不亢的西门庆一瞬间也刷新了对于西门庆的认识。虽然知道西门庆这个人性格沉稳,行事大方。但宋太宗万万没有想到西门庆对于军队的意识和军队的见解也如此深刻。

对于宋太宗来说西门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此时宋太宗不仅没有因为西门庆公然打伤孙战,而对西门庆产生一丝的不满。反而在听完西门庆的见解后,对西门庆更多了一些赏识。

此时台下的另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皇上,虽然西门庆说的有理。但是他公然违抗圣旨,这是事实,绝对不能置之不理。

“否则的话,日后人们会对皇权的威严,越来越不重视。不论西门庆的出发点是怎样的,但是做错事总要付出代价。”

就在这个人话音刚落时,蔡京这边的另一个人说道

“法律是为了惩治那些犯错误的人,西门庆所做的并没有过错。只是因为当时心急而已。”

“如果说任何人只要涉及到犯错这个边缘,就要按照法律惩处来维护法律的尊严,那么日后谁还会对国家的法律信服呢?”

“国家创建法律就是为了判断哪些人是犯了错哪些人是没有犯错的。更加绝对的来说法律是一个标尺,判断这个人对错的标尺。”

“微臣认为西门庆虽然有过错,但还不至于按照违抗圣旨的罪过来论处。”

“只能说,年纪尚轻行事鲁莽。”

台下的两拨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好了,都停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