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赵公子的前程(中)

许长宁一声不吭,跟着他沿着宫墙拐到了和宁门附近,从孝仁坊巷子里抄了近路,到了枢密院衙门。

前后三进,傅九是熟门熟路进了内衙,他等在了廊下,看着傅九云找了李副相的值房,报门进去商量。傅九方才这话他明白。

平城郡王是该死,但没有了他,泉州城的郑家和宗亲联手就制不住。

傅九不过说了几句,就退了出来,李副相神色不豫,皱眉出了值房:“来人,去政事堂。”

许长宁官卑职小,屏住呼吸不敢出声。眼望着李副相和几位枢密签事出了衙门。

政事堂也在孝仁坊,出了枢密衙门沿街不过几步外,就是中书省衙门。原来是福宁寺改建为官衙,地方倒也宽畅。衙门院中的腊梅到冬天是极有名的。

政事堂在腊梅院左廊。历来是诸位宰相和参政们议事的地方。陛下龙驾偶尔也会驾临。

见得李副相的背影彻底不见了,傅九才给他一个眼色,两人同时离开衙门,一直回到了天武衙门,许长宁才把憋着的呼吸吐了出来,连忙打听:

“傅九,听说你退还了平城郡王送的两个美人?你要怎么扶他一把。现在去把美人要回来——?”他揣测着,点头觉得有点蠢但是个好主意,傅九没好气横他一眼:“当然不是!”

哪来的蠢主意?

“…你这是怕你那什么表妹郑家娘子吃醋?”他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和郑家是对头!你还不明白!”

傅九明白得很:“但这是两回事。”所以他才一路去了枢密府见过了义父李副相。李副相的政见是明摆着的。

++++++++++++++++++

“绝不能开海!”

李副相得了义子的报信,大怒到了政事堂和张相公争执着,“边备要如何?北虏从海上进攻又如何?敌船进了入海口直下临安城又如何?张相公可想过没想——?”

“江北大营那边,私盐,私茶,军械、马匹违禁私下买卖。早就不堪。亏空不知道多少。就连这几年的马政也被牵连——”

张相公忍了几年,如今也不用忍了,把一叠子京城通进司送来的各地方进奏院里来的奏章,重重甩在了公案上,作色着,“本朝马匹,不及北虏马匹矫健所以只能从吐蕃买进,这是为了日后北伐之用,李相你是知道的——!”

“…”李副相没有出声。他深知张相公主持马政的初心全是为了国事。落得如今罢职归乡的下场,他是婉叹的。张相公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