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娘子叉腰骂下人,姜力媳妇拉着逢紫一边走一边小声道:“逢紫姑娘,三郎回来一家子团聚,日后你就慢慢知道的。家里跟着大公子的是郑洪、莫智他们一拨人。他们脾气不大好,但人还是规矩,他们大半都是和咱们老爷一样的出身,是水师里出来的旧部子侄。父叔辈都是水师里教导过的。一门心思想回大赵上岸立业的。三郎的身边人就不一样——”
逢紫连忙应是:“嫂子放心,我明白的。”
别说三郎的人不一样,连二娘子身边的冯虎、姜力
夫妻不也是不一样?正说着,马影缓行拦在了路上,两女一惊,连忙施礼:“傅公子。”
傅九的马到了附近,在树后立着默默看着郑二姑娘扮老娘,哭天抹泪地觉得三郎太可怜了,在外面就是没人疼没人爱,都是姐姐没用。都是郑锦文没用。
耶律大器已经在马背上憋笑到涨紫了脸,终于喷笑了出来:“你还担心郑老三暴脾气?嫌她唠叨还会对她动手,你看看…”
逢紫没敢多看傅九公子的脸色,安慰自己,果然不仅是她吓到了。
同样被吓到的傅九什么也没问,摆摆手:“见郑大人?去罢。”
他再看看,郑二娘子已经拉着弟弟上了船,隔着舱窗早就摆上了饭。
丫头们穿梭,冯婆又在后舱里取了好几身鲜亮衣裳在衣架上挂起,他隔远看着,总算郑归音没亲自帮弟弟换衣裳,她坐在中舱,就算是嫌弃吴六耳这些粗人侍候不好,仍是刻意从家里带了三个十一二岁小幺儿
,让他们去后舱帮着三郎换衣裳。
他就觉得这姑娘没蠢到家,还有救。
“郑锦文的人——”耶律大器跟着过来看了好戏,同情地觉得傅九这亲事不好办,“我听说,郑锦文的人在郑家还是规矩的了。”
傅九觉得看着郑二娘子姐弟情深,心里一肚子气,转头两人策马向长亭而回,他哼道:“郑锦文的人,最多在京城里打打架放火,平常还是规矩。郑三郎的家丁自不一样。他们——”
吴六耳那些人,一看就知道都是做贼做习惯。他们是郑家不太愿意上岸立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