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道:“行吧,阿科咱们上这平原西侧的山岭看看,权当探路,没有溪流河水咱就找找野果去。二呆你别闲着,去捡点柴火找空地生火,注意用火安全。”说罢和雅丽、洛雨去寻找吃食。
我们三人上了盐道南侧的山岭,在林间准备采点香菇木耳一类,转悠了半天也没找到几朵可供食用的蘑菇,大多是有毒的,洛雨是老猎人,我也读过药典,
和雅丽也都受过丛林战的训练分辨也不难,日头眼看就落山,我们看着手上可怜的几只香菇也无可奈何。
正当我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洛雨却忽然说道:“看那片草丛,晚上有吃的了”。
我和雅丽听他此言也来了精神,和他一起去到草丛旁边,雅丽问道:“这是什么东西?这草丛能吃”?
我说道:“看这叶形,我怎么看像土豆呢?这有土豆?”
洛雨说道:“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白酒伴着腊肉喝,神仙日子不如我,这是林区山民的顺口溜,这是野生的山洋芋,咱们挖吧”。
我听说有野生土豆,来了兴致,掏出苏联锹和洛雨一起把一片洋芋挖了出来,麻癞癞一大嘟噜,足有三十来个鹅蛋大小的土豆。
我们仨相视一笑,揪着叶子就回了盐道边上的营地,二呆早就架起了火,看我们提着的土豆乐着喊道:“哥,雅丽姐,你们这是去菜市场了?哪学么的土豆子”?
我把土豆往火堆旁一放,说道:“洛雨阿科找到的,谁知道林子里还有这个玩意,一会你拿水壶倒水搅合点泥,把这土豆都乎上埋土里,咱们在上面生火,咱们来个小时常吃的烤泥土豆。”
二呆说道:“哎呦,那味道可有些年没吃了,等熟了把土壳子一磕一揭,里面都是黄嫩的土豆肉,那叫一个软、面、香”。
刘老也笑道:“马铃薯是舶来品,在明代传入我国,这林子里有这野生的也不稀奇,毕竟这古盐道是明代贩卖私盐的主要路径,有遗留生长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二呆见了吃的手脚麻利,早就和了一团黄泥,把土豆一个一个仔细的糊满,埋入了火堆的余烬里。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看火候差不多了用树枝把土豆扒拉了出来,吹了吹灰,问刘老道:“刘老您说土豆是舶来品?这玩意还是进口么?现在买这东西也不用外汇卷啊。”
刘老笑道:“是啊,土豆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秘鲁,最早在南美种植,十六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西拔牙人把这种植物带到了欧洲,后来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了西班牙人,又把它带到了英国”。
二呆把一个烤好的土豆摔开壳子,香气四溢,不过还太热,进不了嘴,在那吹着问刘老道:“这都是殖民者的事,这土豆还关联着被殖民的劳苦大众的血泪史啊,刘老后来又怎么样了”。
刘老接过齐云燕递给他的一枚烤土豆,笑着说:“
这马铃薯可是好东西,好培育产量大,后来因为土豆这种经济作物还爆发了革命战争,在十九世纪中期,普鲁士也就是德国的首府柏林发生了饥民暴动,因为马铃薯受到了枯萎病的影响价格暴涨,投机商乘机哄抬物价导致饥民遍地,工厂倒闭,引起了暴动,又称德意志土豆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