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啊,不管那个时候,都有这么一群可怜人。”
“常叔叔可是闲着了?”李长生突然停下脚步,转头定定地看着他。
常丰金忽然心头一跳,有些不妙感。
“嗯?!”
“太闲了,总要找些事情做,枕风枕雨这些人你教导的不错,如此大才,不用岂不是屈才。”
常丰金闻言却是大怒:“好你个小子,竟敢使唤起我来了,我看你是活腻了!”
李长生与常丰金到了别,然后便回到了清水井。
刚刚踏进自家院子门口的时候便听到了一些叽叽喳喳的说话声。
“阿闲,你的络子打得真好,真羡慕你。”那是一个姑娘的声音。
“是啊是啊,阿闲,我娘总是骂我打个络子都歪歪扭扭的不像样,你快教教我啊!”另一个姑娘又开口。
“这有什么的,熟能生巧,多练几遍不就好了么。”苏闲吃吃地笑了起来。
“阿闲,你的花灯做好了么?!”青荒城的女儿们,最喜爱在上元节自己做一个灯笼,说明自家的姑娘心灵手巧。
而且还会在赏月楼举办一个女儿灯的节目,由各家公子文人雅士点选出一二三名,各有奖赏。
“没呢.....”她早就忘了要做灯笼这件事情。
“不过没关系,一会儿我们帮你做。”有姑娘爽快地笑了起来。
“我们家还有剩下的竹片子。”
“我们家还有几张宣纸,不过旁的颜色是没有了,只有姜黄色的。”
“倒是没关系,姜黄色的也很好看。”
那姑娘闻言可高兴了:“阿闲,你等着,我现在就去帮你拿过来。”
两个姑娘高兴地出了门,正好看到李长生撑着一把油纸伞从院子里走来,然后都愣了一下。
少年公子,身姿挺拔,容色俊俏,神色淡淡,缓步走来的时候,像是踏过了千山万水,从容过往。
好俊俏的少年郎君。
两个姑娘的脸瞬间都有些红了。
两个姑娘一个姓韩,正是韩大婶的女儿,名叫韩绫儿,生得素雅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