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小钱袋

阿竹婶子是村子一位李姓的媳妇,今年三十多岁了,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小子,说起来这老王家的媳妇也算是亲戚关系,她要喊老王一声表姑父。

老王接了苏闲的活,带着的工人早上是从家里吃了过来的,晚上也是回家的,这中午就不折腾了,就给些钱,让阿竹婶子帮忙做些饭菜,凑合着。

都是乡下人,他们给的钱不多,阿竹婶子一家也不可能自己贴钱伺候着,于是这一天天,吃的也不是很好,苏闲见了,偶尔就买些东西送过去,给这几个工人加菜。

好歹是给她干活的,这要是吃的太差了,她也过意不去。

“知道了,姑娘。”

“姑娘,今日您可有什么想吃的?”

“煮些小米粥吧,再切些萝卜干,天气有些热了,吃些简单的。”

“好的。”

这日子也是一下子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四月,房屋切好之后,要在屋子里做土炕,周边的围墙也在砌了,边上的马厩也已经弄好了,不大,不过可以放两匹马,边上还有一个放车厢的空地。

后面的茅房也建好了,茅房边上的院墙开了小门,可以从那里出去,边上还种了两三棵树,试图将茅房这个小屋子遮掩起来。

菜地中间的那口井上面盖了一个木亭子,地面上铺着青石,看起来还有些雅致,周边的地都已经收拾了出来,苏闲带着几人买了一些菜种子,种下了一些时令蔬菜。

如今已经发了芽,但是恹恹的没精神,看着不大好。

屋子全部弄好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中中旬了,李平言将老王等人的工钱又算了一遍,和苏闲说了一次,除去下雨天没办法上工的,一共花了五十天,一人一天三十文钱,一共五人,一共花了七两银子五百文钱。

青砖、青石、瓦片、木头等材料一共花了十三两银子三百六十八文,算起来差不都二十一两银子,再加上五两银子挖井,就花了二十六两银子。

这三十两银子还剩四两。

“你自己的工钱你倒是忘了算了。”苏闲笑道,“开始建房子的时候是二月初,如今已经是四月中旬了,这两个月肯定是有的,我当时说好了,给你一天五十文钱的工钱,两个月是六十天,一共给你三两银子。”

“你也幸苦了两个月,这都是你应得的。”

“至于这剩下的一两银子,你也不必再给我了,这些日子我瞧着你忙得也瘦了不少,拿着回去,让平章嫂子买些吃的,给你补补身子。”

“阿闲,我当日答应帮你忙,可不是为了工钱,你还是收回去吧,你这建房子都花了这么多,这日子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