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那就试试吧!

这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文人站了出来,道:“就由我来为大家抛砖引玉吧!我的诗是: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周围的文人们不住点头,这算是一首难得的佳作,算是一首抒情小诗,格调谈不上多么高。另外,以伞喻荷并非这中年文人首创,《楚辞》中早有“荷盖”遮雨之喻。

不过,这种抒情诗,比较受那些文艺女青年的喜爱,出题的清倌人不经意的做出了一个点头的动作。

有了这个中年文人开头,接着,又有几人纷纷站出来。

听了这几人的作品,李愔忍不住摇头,他有点怀疑,这几人莫非真的是现场创作?连他这种不懂诗的人都能听的出这几首诗跟中年文人那首的差距。

李泰一直在注意着李愔的神色,见李愔在那失望的摇头,他便问道:“六弟为何摇头?莫非是瞧不上这几人的诗作?也对,六弟的作品肯定比这几人强出几倍。”

李愔没理小胖子,这小胖子心眼就是多。他明白,小胖子这是�谂踝约耗兀�坏┳约荷晕1硐值媒景烈恍��裙�换崮貌怀龊米髌罚�突峤档驮诶钍烂窈统に锘屎笮闹械挠∠蟆�

不过,见李世民几人都看向自己,李愔只能故作苦笑道:“我有些后悔来这里,没想到,经过陛下几年治理,我大唐人才辈出,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才疏学浅,有些悔当初没有专心学业,误了大好年华。”

李愔都这么说了,李泰还能说什么?想继续

捧也捧不起来了!

长孙皇后在一旁笑着道:“愔儿懂事了。青雀,你不是准备了诗作吗?正好母…我想听一听呢!”

“好!”李泰当即越众而出,双手背到身后,语气低沉的开口道:“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虽然大家都觉得小胖子摆的这个造型很滑稽,诵诗的语调也有点怪异,但是,这首诗,依然引起一众文人们惊呼出声。

之前,大家都以为中年文人肯定是这第一场的赢家,却没想到,这个小胖子的这首诗,水准不在中年文人之下,立意方面,却更加优秀一些。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不住的点头,这的确是一首佳作,以李泰的年纪,能创作出这样的诗作已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