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原本的大街上满是耸动的人头,以及挤爆道路的车流,如今剩下的只有满地杂草。
这座钢筋水泥森林的主人们早已没了往日的雄风,纷纷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警惕着随时可能出现的虫兽。
倒是在福茂工业区的海威迷你工业的避难所内,人们重拾了往日的繁忙,在新的环境里,继续为生活开始一天的奔波。
基本的温饱,避难所免费保障。但想要吃得好,还得自己为避难所做贡献,换取贡献票。
工厂,成了许多人获取贡献票最简单的途径。只要符合基础的条件,就能在工厂里上够八个小时班,赚取1天1块贡献票的酬劳。
攒够10块,就能在小灶厨房获得一个星期的伙食改善。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然,不追求食物的,也可以通过专营商店换取其他物资。
为了保证避难所的正常运行以及拓展,避难所必然配套了工厂。原本不过是38,已经是相当于218.8万平方米的面积,俨然一座小型城市了。
变小后的他们,在经历了各种危险获救之后来到这个避难所,似乎又重新找回了以前的生活方式
和节奏。
尽管救回来的幸存者越来越多,然而海威迷你工业安置起来却非常有效率。毕竟论起组织管理,任何企业都不如工厂熟悉。这边救回来,那边立刻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分配。需要医治的医治,不需要的直接分配居住区域,分发身份牌,按编号在个固定区域领取食物。愿意工作的,本人提交申请直接就审核,符合条件的就能得到安排。
然而肯定有人产生不满的,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获得更好的待遇。几番闹腾之后,这些人就被关了禁闭。获得的是更少更差的食物,以及完全没有灯光的日子。
随处可见的安保部的安保人员,确保着整个避难所收容楼的秩序。清晰明确的法规和条例,让大部分人能够清楚的知道遵守哪些秩序,并明白违反它的代价。
也有人提出离开避难所,想要回到外面的自由世界。
海威迷你工业的人也不强制禁止,只是会罗列一长串的账单。
从救援费用到急救费用,甚至是在避难所待了几天的住宿和食物费用都换算成了贡献票。
只要偿还一半的费用,那么就可以自由离开。
这是强制消费?
可如今是末世,警察和法院都帮不上忙。
所以想要离开的人只有两个选择,乖乖做工攒钱还清费用离开;或者继续在这避难所里待下去。
提前获悉了末日的到来,投入了几乎全部资金的海威集团,怎么可能对所有人都付出?只有资本家最明白,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也是最危险的。
升米恩,斗米仇,这种事情是太常见了。
避难所里明白这些的各界人士又能怎样?如今只有待在海威迷你工业的高墙内,才能获得基本的生存和温饱权力。如果用点心,钻营一番,说不定还能回到以前的地位。
那么多明白人中,安普是最早接受这一切的。
此时的他,正在通宵苦干的工厂车间里醒来。
他的额头全是汗水,一爬起来就迫不及待的跑向经理办公室,他要验证林美琪告诉他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