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瑜的说法,在这个时代,太过离奇了。
完全赤果果的利益至上,跟所谓圣人之道,礼义廉耻,完全是搭不上边的。
“现在我问你,青唐归宋,征平陇右,对大宋有什么利益?”刘瑜却不理会他们,而是逼问那年轻人。
“按着朝廷的心思,归附的蕃部,还要安置到腹地来,不然也放心。这又占多了资源。敢情我们花那么多钱打仗,就是为了一口气?招降蕃部,就是为了彰显我大宋泱泱天朝的气度?再接着花钱,来养这些人?国库很有钱吗?如果真的很有钱,还变什么法!本来就没钱,还要变着法子折腾花钱打仗,花钱安置归降的蕃部?”
那年轻人完全被刘瑜绕昏了。
刘瑜说得有没有道理,是另一回事。
关键是这位长这么大了,就算被王安石、韩琦之类的相爷喷过,也没有这么逼迫式,也没有这么赤果果的逼问。
所以一下子就愣住了,他不习惯这样的对话方式,不习惯这些思维。
但又觉得刘瑜说的,是有道理的。
在场的官员,就有人准备开口,替这位接下刘瑜的招数。
一个是能坐在这里,都是聪明人;
一个是就算没理清刘瑜的逻辑,但这些学霸出身的人物,引几句圣人言,然后就破题说开,立马能把话题绕到不知道哪去!他们真的一点也不怯刘瑜的,又不是真要解决问题,就是把话绕开,以免这年轻人太尴尬嘛,这有何难?
但刘瑜却不给他们机会,竟然一拍桌子,伸手扯住那年轻人的袖子:“这位仁兄,这边事,不能这么折腾啊。你我当为君主分忧就不必提了,单是所领俸禄,民脂民膏,也当为生民作主。花钱打仗,如是花钱做生意,这钱,得能收回成本啊!”
年轻人喃喃道:“打仗,是做生意?”
“就是做生意,无论是粮草、军器,包括前方战士的肉血,都是本钱。”
“不能出了本钱之后,一无所获,还接着亏,那这是败家子啊!”
说到这里,刘瑜做了另一个让人口瞪目呆的动作,直接把边上,几杯茶,一并喝了,他渴啊。
有人看着,气得颤抖:“狂生!狂生!”
“边事打赢,不过第一步。”
“打赢之后,如何才能保证大宋不亏本,有得赚?这个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