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松和张松源相视一笑,两人很快从院子里出来,张松源回了自己的的小家,傅松则径直出了小门。
他还要去村里杨家和陈家一趟,建房的小工好找,但掌舵的大工却必须手艺娴熟,不然盖的房子漏雨就糟了。
陈家兄弟那儿好说,年前打过一阵交道,杨家他却没有去过,建房必须亲自去请才行。
还有里胥李勇生家,就算在自家院子里盖房子,不用办地契房契,也得打个招呼,不能失了礼数。
再说薛一梅她们,三个女人都是熟手,中午饭很快就做好了,幸亏小明他们来时,薛一梅添置了不少的蒸屉,还是往上叠加的蒸屉,一个锅可以一次蒸四屉,虽然只有两口锅有四层蒸屉,但其余两口锅也能蒸一屉,再加上柴火有的是,大火烧开,第一锅很快就熟了,个大皮薄、热腾腾的饺子一出锅,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郁的饺子香气。
这下不光孩子们在屋里待不住了,就连在后院干活儿的男人们也收工回来了,纷纷洗手准备吃饭。
但也知道傅松因为建房的事去了村里,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薛一梅就决定先让孩子们吃第一锅,大人们吃下一锅。
于是,孩子闹哄哄的分成了两拨,一拨丫丫、傅环带着温炳川家的两个孩子小牛和囡囡,刘大强家的两个孩子山桃和铁蛋,还有在东屋住的七个小丫头,放上了炕桌在东屋炕上吃,另一波是那十六个男孩子在西屋吃。
因为碗筷不够,孩子们只能轮换着吃,这也是没有办法。
好在孩子们吃的很快,但吃相就不好说了。
东屋的孩子们还能矜持点儿,毕竟有丫丫、傅环做示范,没有第一批吃,几个没有轮到碗筷的小丫头,就算饿急眼了,恨不得一口将整盆饺子一口吞下去,也能强撑着忍住。
西屋孩子们的吃相那叫一个惨不忍睹,狼吞虎咽都是好的,有的孩子被分到下一波,见同伴们吃的那叫一个香甜,馋的哈喇子都流下来了,实在是忍不住了,早就将父母的嘱咐忘到了九霄云外,也顾不得烫嘴,直接就下了手,有几个男孩子吃得太猛噎得直翻白眼,吓得薛一梅赶紧用葫芦瓢舀来白开水,这才有惊无险的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