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尸斑可以判断出,周子宓被害的时间是在下午3点到4点之间。”
“继续说。”向海平没有明显的意见出来。
我接着道,“黄涵进入河洲家园的监控记录显示的时间是在5点02分。”
“嗯哼。”
“所以黄涵没有杀人的嫌疑。”
“宋律师,尸斑形成的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它可能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加速或减缓尸斑的形成。它可能在一个小时内就形成,也可能在3个小时后形成。”
“向警官,根据周子宓邻居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可能性。”
“哦,哪两个可能性?”向海平饶有兴趣地问。
“1206号丁阿姨说过,她在5点左右的时候看到120
5号房有人替黄涵开门,半个小时后又在楼下看到疑似周小姐的人离开小区。如果那个人真是被害人周子宓,那么,周子宓被害的时间应该是5点半以后,5点半以后到6点15分警方第一次到达案发现场,时间是半个小时左右。请问,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尸斑会形成吗?如果能,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面积有多少呢?据法医提供的资料显示,发现尸体时尸斑已经在逐渐扩大并融合成片了。”
“那你的两个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黄涵不是凶手,死者死亡时间在黄涵进入小区之前。第二,黄涵不是凶手,真正的凶手故意上演一段先杀人后嫁祸的戏码,然后再穿上已经被害的周子宓的衣服,故意在小区出现,给目击者造成时间错觉,让人以为,周子宓的死亡时间刚好就是黄涵进入小区的这段时间。”
“你果然是黄涵的好朋友,口口声声都在袒护黄涵不是凶手。”
我读不懂向海平的态度,他这话里的意思,是对我自负的讽
刺,还是提醒我不要存有私心?
我舔了下干涩的唇,继续用我所获取的线索替黄涵辩白,“向警官,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河洲家园门口的监控视频显示,下午5点34分,一个疑似周子宓的人从小区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你所看到的,只是疑似,并不确定,对不对?”向海平反驳我。
我瞬间哑口,缓了下神,继续艰难措辞,“可是背影的相似度已经达到了90%。”
“这还是证明不了什么,也许,河洲小区刚好就有一个跟被害人体型差不多的女人。这个概率太大了,所以她不能成为证据。”
“那个人就是凶手。”我肯定地说,“她离开小区后就没有再出现过。事实只能证明,那个女人在杀害周小姐嫁祸黄涵后,然后换上周小姐的衣服成功逃出案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