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盛会自然是少不了各种吃食的,苏溱正好有点饿了,便兴致勃勃的要从街头吃到巷尾。
东家的炙羊肉,西家的小汤圆,南边的米花糖,北边芙蓉糕……
一路吃下去,差点没把苏溱撑坏。至于苏福和李婆子,也没想过要阻止苏溱,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好东西啊,羊肉、糯米、糖这些都是养人的呀。
这三人一路吃下去,还真的差点打通关了。到了最后,三人还不忘买上一杯酸梅汤消食,这才心满意足的去猜灯谜去了。
毕竟城中的百姓大多数只能认个字,因此灯谜摊子走的都是雅俗共赏的路子。
苏溱注意到不少摊子但凡有妙龄少女在猜谜的,就会有一些年轻的男子在那里积极表现,一边要表现的风度翩翩,一边又要防着身边的友人抢了风头,还不能忘了与某位少女暗送秋波,忙碌得很。
看得兴起,苏溱看中了一盏燕子模样的灯笼,也挤进去看灯谜。
这个摊主是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别家的摊子都是猜中拿灯走人,猜不中给钱。他家不,猜中了拿灯走人,也可以留下来做灯主,猜不中则是要把手上的灯交出来,一时间倒是吸引了不少人为观,并且放眼望去都是年轻的男女,衣着打扮也比较华丽。不像是其他摊子,主要围观的都是普通老百姓。
这燕子灯虽然是黑白二色,可是也许是做的人手艺太好,看着倒真像一只从稻田上空掠过的燕子,半点也不显得阴沉,倒是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苏溱挤进去的时候,那中年文士正提笔在那燕子灯上写了几句词: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苏溱心中一动,走到跟前,指着燕子灯说:“我猜这个。”
那中年文士看了一眼苏溱,说道:“姑娘可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