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饵
紧赶慢赶,终于在最后一缕阳光落下之前,寻到了那座吊脚楼。
这吊脚楼依山而筑,呈虎坐形,宽大开阔。
从结构上来看,颇像吴忧在海边见过的简约式吊脚楼,以杉树皮盖顶,四壁是刷了桐油的杉木,采用古法榫卯工艺建造,一钉不用也异常坚固,经得起时间的镌刻。
吊脚楼历史悠久,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高悬在地面既通风又干燥防潮,还能防蛇和野兽。
中国西南地区这种建筑最多,通常分为三层,底层不住人,只养养家禽、搁搁杂物;第二层是主人饮食起居的地方,有窗,光线充足,二层走廊又叫“美人靠”,在此处女人们挑花刺绣、纳凉观景,汉子们饮茶吸烟待客;第三层通风干燥,多摆放粮食、储物。
真怪,在天坑底建吊脚楼,难道这里还能住人?
九豪的老家十里外有座蜀西古镇,这古镇还保留着数百年前的原汁原味,青石板的老街,银灰色的石拱桥,一幢幢临水而建、鳞次栉比的吊脚楼。
古镇不设门票,节假日往往游客爆满,九豪去过两三次。
“这不是住人的吊脚子,是供奉神灵和祖先的神堂。”九豪发现这与他在古镇见到的吊楼子神堂很像,他们老家称吊脚楼为吊楼子。
他在古镇神堂前听过蜀剧折子戏,印象最深的是有位老汉尖着嗓子惟妙惟肖扮旦角,活泼风趣赢得了满堂彩。
折煞纳闷:“神灵和祖先?”
在这儿供奉神灵和祖先?
“沈沫,我们先进去看看?”吴忧盯着吊脚楼高高翘起的檐角,四只檐角上都蹲踞着尖吻蛇面、双翼、头顶长着犄角的木雕怪兽。
“先查看四周,免得有古怪。”沈沫到此地后,反倒没有飞奔而来的火急火燎。
“黑豆?”余老汉在楼前石阶旁惊呼。
他捡起一颗黑豆,也想学胡篱碾碎,但这豆子发了潮,只捏成两瓣,放口中嚼嚼:“唷,是熟的。“
胡篱踉跄着走过去。
十来颗黑豆被排列成一个叉型,明显为禁行的提示。
胡篱眼里发酸,是的,叔叔来过这里,他用黑豆来报警。
”吴忧,这里有危险。“胡篱的声音暗哑。
余老汉脑里又是一片混沌,青天白日的,有什么危险?
”胡大哥,咱们先绕着吊脚楼看看有没有蹊跷。“吴忧发觉这吊脚楼四面都有窗户,确切的说不是窗户,是空的窗框,尺寸开得也很大,是为了透光和透气吗?
”师姐,我在里面啦,啥事也没有。“观鱼已经蹿上台阶,站在吊脚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