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初创篇——相思

淡淡的胡笛声从后面的货车传来。笛声的韵律很简单,在古时候,由于民谣是劳苦大众自娱自乐的乐曲,所以韵律大都很简单。这笛声还显得晦涩,表明吹胡笛人的水平并不怎么样。

商队伙计不是吟游诗人,属于业余的业余,吹笛纯属消遣,水平不佳是很正常的。

和天天玩耍的小江南扭头看过去,艳羡的说,“梁四哥的胡笛水平又增长啦,真好听,真羡慕他有这

么一手绝活,很讨姑娘们欢喜的呢。”

登临眨了眨眼,这也叫好听,也算是绝活?失忆也导致对乐曲的辨别能力下降了吗?

他的脑子里的一些东西忽然清晰起来,是一些吹奏乐曲的方法和一些曲子,似乎很好听。

——自他昨晚与天启之冥的残魂交战,感悟到武意后,脑子中就不时会多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信息,这些信息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轻纱,就缺一只无形的手去揭开。

登临四下张望,自己坐的车上有几根树枝,这是小江南从废城中折的,准备用于路途中和天天嬉戏。他拾起树枝,挑了两片最肥大的绿叶摘下来,折叠一下,凑到嘴唇边,遵循脑子中方法,吹起曲子来。

一首美妙的乐曲被登临吹奏出来,这是后世的一首流行乐曲,名字叫做《相思》,在金陵大学中,大个子和小福州都喜欢这首曲子,没事的时候就哼哼,或者在宿舍中用电脑或手机播放,所以,登临耳熟能详,至于用树叶吹曲子,他五岁时就玩得溜熟。此时

,这首乐曲突破规则的封印,在八百年前的北疆草原响起。

如果说,胡笛乐曲是一辆小驴拉的拖斗车,那么,登临吹奏的相思就是超级跑车。二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后市的流行乐曲,是建立在精神文明极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流行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以达到极高的层次,不是八百年前之五胡乱世能比。人类文明从原始发展至现代,有许多东西并未改变多少,例如,对一些美好事物的评价,就包括了对一首乐曲是否好听的评价。

或许,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等贵族阶层喜欢那些晦涩的阳春白雪,可对于商队伙计这些劳苦大众来说,他们对于一首曲子是否好听的评价与今人并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