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婆娑影心芳初

毕竟,他一旦狠,又怎会手中不见血。

“所有有关皇后的人,朕早已处决,早已不留后患。此人的出现,朕的确有私心。”

那时,他确实想占为己有。

相似之人,千千万万,可她的一颦一笑,所言的举止都是如同的相似。那一刻,他便觉得她就是念慈。可他一直在告诫着自己,她并不是她。一直以来,他都无法看清现实,明明他知晓真相,却一度地沉沦。也不知每一年一次的煎熬,掩藏在心中的恨意,又何曾不是掩埋在心中。

不留后患?

听之,君歌下意识地紧握着他的双手,双眸中却是一抹不可思议地眸意。也不知为何,她竟然知晓,这番话隐藏的究竟是何意。

‘有关皇后之人,他都早已处决。’看来,淮王当初所言,只要寻得皇后便可知晓七年前的真相。原来,当年一事皆因皇后而起。

那她,那时究竟发生何事,而就此遭连众多人为之丧命。

而她,可知?知晓真相时,可曾有过后悔?

在这七年里,她被关在那儿,想必亦是赎罪。可不管如何赎罪,她的手上亦是沾满了诸多人的血,若非是她,所有的人性命都不会就此断送。

而宇文府上下,亦不会毁于大火之中。

眸光抬之所看向他的双目,却是见他缓缓蠕动的唇,‘没事’二字,他未曾道出,便知晓他一直在宽慰着自己的心。

可他这心性,根本便不似往日的他。

双眸渐然地垂下,久久地看向着地面,双手早已俨然紧握。

“那日,瑶儿或许不曾忘记,那宫婢所言的每一句,所用竹叶采集露水,这可是像极了当年的皇后。”那时为求保她,才故意言道,只因她这张脸像极了姐姐,一时却想不到任何言词,而诸多记忆之中,唯有深刻在皇上脑海之中的便是采集露水一事。

姐姐向来都喜用竹叶采集的露水沏茶,皆因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渐然而然地,她亦只能学得一二,更深的精髓却始终也无法学得。

毕竟,她们二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又怎会学得极为相似。

当初见得她第一眼时,并无觉得又何异样之举,而昨日一见,倒是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这份感觉她从未不知,也不知从何处而说起罢了。

只是未曾想到,她竟然会那首诗,看似一切都是那么巧合,她的心顿然有些谎乱。

温婉一笑地她,继续缓缓道来:“的确是,尤其是那句诗,曾经姐姐亦是说起。那时,是在一间竹林堂的茶坊中,宁王当时亦在场。”

“朕还记得,宁王向来喜饮茶,这竹林阁倒是成他必去之处,若不是跟他一同前去,兴许不会喝到由念慈所泡的第一杯茶。自从那以后,再也品不到她亲自沏的茶。”

那时,是他们之间最为快乐的一日。也不知从何起,渐然他便忘却了那日之事。

再次想起时,早已是人去楼空。

“此人当初臣妾并无在意,而那日相见后,臣妾怕此人对皇上不利,才破口让皇上赐之。”双眸久久而凝目着前方,眸中所看之物,却是别处,只因此时的她,心绪渐然地沉沦。看着微风凌乱了发丝,嘴角中依然扬起的笑意,亦是徐徐道来。“此人的一举一动皆是如姐姐一样,如此一来,倒是会令他人觉得刻意为之。”

刻意为之?

能寻得如此相似之人,倒也会下的此功夫。

兴许,这世上诸多是便只有巧合。

被其言道,倒还是有些不安。

眉心骤然微紧,低沉地则是开口道之:“此人的身份,瑶儿可有查之?”

“她的身份,不过只是一个农户出生,家中只有父亲一人,便再无一人。据说,她母亲在她出生时便早已离去。”

“如此说来,并无任何破绽之处。”

一个如此低贱之人,想必自然是与她人与众不同,

倒可想及此事。

“她才朝华宫待了一日,臣妾倒是觉得她不愿接近人,口齿伶俐,性情倒是与她人不同,敢言敢怒。在臣妾看来,她只是有着与姐姐相似的皮囊罢了,这心性若是成了主子,想必后宫…”

一语相言一眼相看他的一举一动,只想知晓在他的心中,对于此人究竟有何心境。

毕竟,他的人终究只是姐姐,与之长得相似之人,在这后宫比比皆是,何况得以宠幸亦只不过是那人是一时的恩宠罢了。

而对于她,昨日若非保住她,想必依皇上的心性定会宠幸。

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此放她一命,放于朝华宫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