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长安城,风流佳处

卖艺唱歌?

不行,唐朝人不听流行歌曲。

沿街卖字?

更不行,在这个用毛笔写字的年代,随便拎个十来岁的私塾学生出来,都比他那刚入门级别的书法强。

想到最后,陈瑜发现仅有卖诗一途。论文学修养,他自然比不过那些个大唐才子,但脑子里却装着无数后代诗词,可以安然的当一个文抄公。

七步成诗都是慢的,只要语速够快,他一步能念出七首来!

论才思敏捷,谁能比得过?

论质量,谁又敢说苏轼、陆游等人的诗差?

确定了发家致富的唯一途径,陈瑜径直往东市走去。

长安城内分东、西二市,西市多聚聚胡商和市井平民,商品杂而多,东市则是达官贵人们聚集之所,长安城内最著名的高端娱乐场所平康坊,就在东市之内。

正所谓“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牌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陈瑜相信只要他在平康坊内挥笔写下两首名诗,不出一夜,必定有有人找上门来。

他一路找着热情的长安人民问路,径直来到平康坊所在。

只见红灯高挂,灯火通明,引人入胜的丝竹曲乐从坊内传来,更伴有阵阵欢声笑语。

陈瑜正了正衣领,壮起胆子向门口揽客的姑娘走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第一次出入这种场所,竟是在时空旅行中,为了卖诗赚钱。

“哟,又来个才子!长得好生标致!”

陈瑜刚走过去,一个粉衣姑娘便看到了他,娇声笑着迎过来,妖娆的与他并排走着,还伸手轻轻抚在他肩头。

“看公子这打扮像是赶考书生,不知是哪里人士?”

“江南西道,洪州人。”

陈瑜轻咳一声答道,姑娘身上的脂粉气浓得冲鼻。

“啧,江南西道富庶,出手那自然也是阔绰,不知道公子想找个什么样的伴,高雅的还是风骚的,会曲的还是会琴的?”

“清倌,陪饮,研墨,会琴更好。”

“瞧您说的。”粉衣姑娘掩面一笑,“清倌儿哪有不会琴的,只是这苦短,公子饮酒困乏之后,不需要有人再伺候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