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感恩的故事

仙墟 贫道天鸿 1364 字 12个月前

感恩的故事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马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喝酒的人会死。”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报答秦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秦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打败晋国,并把晋惠公抓了回来!”

见董璇满意的点头,叶凡补充道:“不过说道知恩图报的出处,就不得不提《说苑·复恩》。《说苑》,西汉刘向撰。刘向,西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

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传说,杂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一般以第—则或前数则为一卷的大纲,杂引前人言论陈说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历史上的实例加以证明。向又编有《新序》一书,性质与此类似。”

“这本书,很好么?”对于叶凡的记忆力很对于中国古典名著的理解能力,董璇一直是赞赏有加的。但是她并非是毫无根据的问这些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为后面的事情做着精心的铺垫和准备。

只不过,此时的叶凡毫不知情。因为之前母子二人就没少就知识的事情进行过类似的讨论。而今,连日来,家里发生了诸多事情,叶凡的功课有所懈怠,董璇也因为叶天风的事情没有顾得上检查叶凡。

现在问起来,倒真的没有让叶凡生疑心。

“当然!”叶凡闻言无不骄傲地说道:“由于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的记事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荀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相出入,对考寻历史者足资参考。有些古籍已经散佚,但《说苑》中却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为可贵。如《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汉书·艺文志》家类有《师旷》六篇,早已散佚,师旷的这段议论,疑即出自《师旷》六篇。此类例子,还可找到不少。”

“相传鲁宣公二年、,赵盾(谥号“宣”,后世通称赵宣子,晋国正卿)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面黄肌瘦,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

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赵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

“后来,晋灵公,也就是春秋时代那个著名昏君,他想杀赵宣子,在搏斗中有一名武士突然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赵宣子得以脱险。赵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赵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原来那名病汉武士,名叫灵辄,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侠士之一。”

“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那类似的典故还有什么?”

见董璇来了兴致一样,叶凡倒是也兴致高涨起来:“类似于知恩图报的典故还有很多,我们常见

的词语和成语俗语中就包含了很多,比如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泉人这些。哦,对了,还有我姐曾经说的那句话,叫怀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还有千恩万谢,感恩戴德。”

看到董璇似乎不满一样,叶凡解释道:“感恩戴德中的戴可以理解为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恩深义重,意思是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褒义词语。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中曾写到: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而清朝袁于今《西楼记·卫行》中也写到,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

“恩重泰山比喻: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也作“恩重如山”。褒义词语。宋代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和他一个年代的词人陆游在《删定官供职谢启》中写道:“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

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这样的词语还有大恩大德:恩是恩惠的意思;德,是恩德,好处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褒义词。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七卷中写到:“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恩同再造中再造的意思是: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也作“再造之恩、恩若再生”。也是一个褒义词语。《宋书·王僧达传》中写到“再造之恩,不可妄属。”在清朝蒲松龄编撰的《聊斋志异·西湖主》中这样写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对了,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还写到:“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这些都是报恩的成语吗?”董璇闻言明知故问道。

“对呀,这些都是报恩的成语。”叶凡回到。

“那你觉得在什么时候才会有恩情之说呢?

“自然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对我伸出援手的。”叶凡闻言笑道:“妈,您这记性好像真的不好了,这话我刚刚才说过的!”

“我知道你刚给我解释过。但是我还是觉得太过笼统,所以我想问你的是…”董璇轻叹,摇头,而后说道:“比如说呢?举个例子出来!”

“比如?”叶凡闻言沉吟:“比如前天叶紫叔叔帮我解答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一个修炼上的问题,今天叶紫叔叔练功口渴了,我给他倒了水…”

“嗯,这倒也算是知恩图报,不过倒是有些肤浅了。”董璇见状追问道:“咱们刚才考了你那些知恩图报的典故,那你知道历史上,那些知恩不报,或者恩将仇报的人,都是什么下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