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篇 “庞多拉”之意四十一

社会交往中,情感具有两极性,好的情感使人愉快,不好的情感能够损人。

人们都希望表达或感受好的情感,那么使人产生好情感有哪些因素呢?

喜欢就近的人是社会交往中人之常情。人受社会活动圈的限制,“物理上的就近性”使人只能在周围寻找朋友,因为活动圈之外的人、遥远的人无缘结识。

喜欢就近的人有长处也有不足,长处是人在周围很快能寻找朋友,这也是同学、同乡、同志、同事为什么容易结为朋友的原因;不足是囿于交际空间,择友范围必然有限,影响了人的眼界,会使人觉得只有周围的朋友关系最好,如青年人失恋之后,往往感到十分痛苦,爱得死去活来,觉得天下再没有比她(他)更好的人。

其实天涯何处无芳草,人到新的环境,“喜欢就近人”原理,会使人很快寻得新的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交往空间不断扩大,社会态度和观点的一致性更易使人成为朋友,同行之间语言、文字、思想上的交往,将突破狭小的活动圈,他们可以在国内,甚至也可在国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好的性格能使人产生好感。心理学研究证明,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有些性格是人所欢迎的,有些性格则是人难以接受的。

如女性温柔、体贴的性格,易让人产生好感。

有首流行歌曲唱道:“有个姑娘叫小芳……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今生今世永不忘。”的确,温柔的性格叫人难忘。

严于律己、坦诚待人的性格令人尊敬,如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期间,国家政局交替,高校经费困难,许多学校因此而停办,交大校长唐文治带头减薪一半,教工每年减薪二月,他与师生同甘苦,坚持办学,学校免于关门夭折,赢得了师生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