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后,没想到郑天喜家会这么热闹。
做为支书,这样的场合自然是不能不来的。
正好大喜、二喜带着孩子回娘家,为了找回前两天受的气,他们就拖家带口的全来了,一家人占了整张桌子。
此时听了人们的议论,一家人脸上的笑容都很浓。
“爸,咱们家这是喝的什么酒?我要随礼不?”郑大喜好奇的问。
“是啊!爸,我和大姐嫁出去这些年,和村子里的人也没什么人情往来,这份子钱随多少合适?”
郑二喜是个精的,之前在娘家的时候,她就说不过来吃饭,可她老爸一个劲的叫着,还抱着小宝就走,她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跟着来。
但是花钱买单自然是不乐意的。
郑秋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带来的三个孩子和郑广深带去自己家的三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自己的老大和老二已经成家了,出嫁的女儿自成一家,既然来喝喜酒自然是要随礼的。
敢情,自己这是上赶着给郑广深家送钱啊!
懊恼的扫了一眼自己的两个女儿,他后悔了。
“大姐、二姐,你们不用送礼!她根本就是骗人的,今年的征兵早就结束了,郑天喜那时候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报名!村里的张爱花就是那时候报名的,且过了一检的,今天早上我和爸还看见她在县城里等着做第二次体检!她郑天喜算个什么东西,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
郑四喜这话虽然是对自己爸爸和姐姐说的,但是声音一点也不小,十几桌的客人,哪怕是坐在院子角落里的,都听得清清楚楚。
如果支书带头不随礼的话……
他们是不是也可以……不用随?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期待。
郑秋明想了想,也觉得自己的小女儿说的有道理。
“征兵工作确实已经结束了,村里的爱花和二狗子也都是通过我开的证明……其实天喜这次高考的文化分不错,没有考上应该就是政审没过,所以,郑天喜去当兵这事不靠谱!”
支书开口,村民们还是信服的。
“支书,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支书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就是说了假话都能让它变成真话,就像是之前首长进山时许下的福利,又像是四喜成绩有目共睹,他却一直信誓旦旦自己的女儿能考上大学……
“那广深家是什么喜事都没有,故意诓骗我们来喝喜酒?”
“……厨房里的菜我看过了,很丰盛,这酒席看着也不像是能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