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宰相的位置

当日朝堂之上,群臣脱衣检查,已被慢慢传播了出去,所以一众大臣当殿宽衣解带,也自然成了许多人口中的笑柄。众位大人自然都是要脸要皮的人,肯定不会甘愿受人嘲笑。于是,一部分大人一合计,便想出了一个挽回颜面的好办法。

中国自古有个习惯,便是万事都怕人带头。哪怕自己做了再丢人的事,只要有个资历足够的带头人,都会将大部分耻辱甩到那个带头人身上。所谓法不责众,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那位第一个被脱衣检查的老宰相商容,便理所当然地顶上了这个带头人的位置。一旦有人说起脱衣检查之事,朝中的众位大臣便会感叹道:“我本不愿,可老宰相率先脱衣就范,我等也无奈只得附老宰相骥尾。”其意就是,不是我愿意脱衣服,实在是老宰相带头脱了,我是给老宰相一个面子,你们要说,就说老宰相去,别来说我了。

如此一来,老宰相商容,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大家一致嘲讽的对象。

七十多岁的老官僚了,哪能受得了这个,如今再想主动找上商王要求复官,面子还要不要?尊严还要不要?

因此,商容需要一个台阶,一个让他不会太过难堪的台阶,而商王亲自上门挽留,无疑便是这个最合适的台阶。

姜甲等人找上商容之时,都对他这个相当过分的要求有些无奈。但宰相之位事关重大,决不能让子干等人占了去,所以只得硬着头皮写了这份奏章。

果然,商王借故拍案大怒道:“哼,竟然要朕亲自登门去请商容,是要朕亲口向他道歉吗?当真是好大的口气。”

见商王开了头,武成王连忙跟上道:“大王,商容当日以辞官要挟大王,已是犯了大不敬之罪,大王不加怪罪,已是天大的恩德。今日若是大王亲自登门向臣子道歉,那置君父的脸面于何处?置纲常伦理于何地?这等颠倒乾坤之事,决对万万不可。”

于是,群臣纷纷上言,有的支持姜甲,有的支持武成王,朝堂之上顿时乱哄哄如同集市。

出现了这等局面,商王反倒是不着急了。他是个吹哨的,只要有人帮他下去踢球,这场比赛就永远不会输。

果然,一场朝议的最终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容后再议。事实上,两方人马也都没指望只靠区区一场朝议,便将这宰相之事一锤定音下来。

但从结果上来看,应该是商王和子干一方赢了。因为到了最后,商王拍板,既然宰相之位还定不下来,便将一些急需处理之事移交到了亚相府里,对此,姜甲一方也没有任何立场来反对。

今日朝会处理的事物较多,因此等到朝会结束,时间已经过了午时。

散朝之后,商王的心情相当的不错,用了午膳,又睡了个午觉,商王便决定去找黄雪。和这个新晋的容华聊聊天,再顺便过个夜,更顺便的是,有些梦里演练了多次的事情,也可以好好实践实践了。

黄雪此时已不在瑶华宫居住了,她如今的地位已升至九嫔之一,自然也要有相应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