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比如马丫指使花姐亲自把麻花送到胡妃的娘家,花姐不要钱,但是作为胡妃的爹娘,对花姐不赏么?
人家辛辛苦苦给你送免费的马花,赏点打酒钱不打发吧?
打酒钱是多少啊?那琼浆玉液叫酒,山芋干酒也叫酒,能一样吗?
胡妃的娘家打赏少了,那也拿不出手啊,这可是代表娘娘的脸面的!
花姐给胡妃的娘家送免费麻花,他们在亲戚面前说出去那也是很有面子的!
麻花不要钱,胡妃还得欠马丫一个人情,这人情怎么为?
胡妃得帮马丫介绍点生意啊!
马丫就说了,请胡妃帮忙,等到马丫跟花姐挣到钱了,一定多多孝敬胡妃。
一旦胡妃给花姐的水果铺介绍生意了,花姐就在马丫的指点下,不断地给胡妃娘家送免费的水果。
水果很值钱么?
当然不值多少钱,但是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情世故,就不是钱能买到的!
马丫在胡妃面前从不隐瞒她喜欢钱,那么马丫这个人在胡妃这里,就立体起来了,就简单了。
胡妃的想法就是,马丫为了生意,巴结她,然后她稍稍给马丫介绍点生意,马丫就赚大了,那么平常以及逢年过节,马丫支使花姐给她娘家送点礼,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胡妃在娘家人眼里,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胡妃的娘进皇太孙府,来看自己的闺女,她就会叨叨,说花姐这人如何如何好,花姐知道她腰不好,还遍求民间的偏方给她治腰。
再比如,胡府的大闸蟹,花姐都是论筐往胡府送,胡家就念叨花姐的好啊,就向别的府推荐生意啊,要是有什么工程,就推荐花姐去做啊。
工部的工程那多了去了,难道不要材料吗?要什么材料,花姐可以利用胡妃的关系,或者把胡妃的哥哥拉下水,大家一起做生意一起发财么。
花姐不是官,花姐是商人,商人就是以挣钱为主,花姐挣钱不犯法啊!
做官府的生意,那是一本万利啊,稳赚不赔的!
就像某个朝代的御膳房,报账是一个鸡蛋十两银子一样,为什么这么贵呢?还没有数么?!
要查账也是查当官的,查不到花姐这里,花姐只要挣合法的收入就成。
比如在胡妃的介绍下,花姐做了一项衙门的工程,两万两银子的工程,花姐花去的成本却只有六千两,那么其他一万四千两都揣进花姐的腰包了吗?
没有,花姐只是揣进腰包八千两,其余的六千两用来打点了。
大家皆大欢喜的情况下,那么下次再合作就方便多了!花姐依旧挣她该挣的钱。
马丫从天牢里出来,利用胡妃的关系,让花姐大肆敛财。
马丫利用这样一种行为,为自己包装成另一种样子。
要知道,谁都知道马丫喜欢钱,谁都知道马丫坐牢是受到陈妃冤屈的,是太子妃欠了马丫的。
那么胡妃作为太子妃的儿媳妇,让马丫挣点钱,弥补马丫那颗受伤的心,谁都能理解。
在这一阶段,马丫伪装自己,马丫正在伺机寻找机会,做下一步的动作。
在时间往福康二十二年春节推的时候,有些事还得说明一下。
在这一年,福康帝又要北征了。
但是孙府的孙老爷,很老了,他已经不能跟随福康帝去前线了。
孙老爷不能去,但是孙府有的是后起之秀啊。
福康帝对于太子的身体不放心,所以这回没有让基儿跟随,而是让基儿看家,帮助太子监国!
也因此孙戎留在府中。
福康帝把基儿留在北都,自然有他的道理,那就是有基儿在北都,他很放心!
福康帝这一次去北征,福康帝没能再回来。
福康帝没能回来,官方版本,那就是福康帝旧伤复发,病死在行军途中。
而事实上呢?
事情有这么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