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洪德年间发生的故事之前,咱还得回头来说说花姐,她的故事是迈不过去的,必须得说。
花姐的故事除了她为马丫服务,是冯清卉与马丫的联系枢纽外不提,她的主要故事就是家长里短,那就从福康帝迁都到北城后说起吧。
花姐初到北都,有许多生意上的事要烦,那真是千头万绪!
所以开始的时候花姐只顾及生意,没时间去理会孙正。
花姐不理会孙正,孙正却惦记着她。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孙正除了因为花姐给他银子花外,花姐还是个令孙正很喜欢的人。
孙正喜欢花姐,是因为花姐的本事。
无论花姐从说话做事,那都是令孙正佩服的女人。
如果说孙正在外面对于年轻美貌的女人,只是针对她们的外表,那么对于花姐就不一样了,有他跟花姐有了心灵上的契合的。
这个很重要,这个是看一个男人跟女人有没有感情的标准,真的与外貌无关,与年轻还是年老无关,这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有情人关系。
心灵上的交汇,那不是美貌的吸引可比的!
花姐没时间搭理孙正,但是孙正晚上的时候会留宿花姐这里。
花姐在百忙之中,也只有晚上能有时间跟孙正说个话,喝个酒。
人么,只要有了经常来往,只要有了肌肤之亲,那么不可避免的就有了深切交谈。
花姐从孙正这里知道,那个小翠又被大奶奶压倒了。
大奶奶是正妻,小翠是小妾,再有大奶奶上面还有公公婆婆,也就是二爷二太太,二爷二太太不可能让小翠太瑟,尊卑必须有序。
开始纵容小翠,那是大奶奶太不像话,那是到了大奶奶再进一步犯错,触及孙府的底线,都有被休的可能!
当然,休妻要牵涉到的事情太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何况大太太还是大奶奶的姨母!
可这回不一样了,大奶奶来到北都,她改头换面了。
大奶奶自从到了北都,她就有了后援团了,这个后援团,就是孙府的两位姑太太。
大奶奶跟两位姑太太聊天,说起在南都的时候,小翠老是跟她斗,结局自然没小翠好果子吃,两个姑太太虽然不会亲自兴师问罪,但是她们对于孙府太太以及少奶奶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的,她们会所说太太少奶奶们要维护大奶奶的地位,不容许小翠这样人,骑在大奶上的。
大奶奶到北都后,人气是逐渐上升!
她管理这个家了呀,她要想治哪个下人,她就得倒霉,谁不巴结?!
大奶奶除了说小翠欺负她,当然也提到了花姐。
花姐跟孙正在一起,被大奶奶说成是花姐勾引的孙正。
大奶奶的目的,那就是她争取后援团的支持。
二太太自然不会上她的当,因为花姐的儿子那可是孙正的,二太太得笼络花姐。
花姐毕竟不是孙府的媳妇,孩子就是个私生子,这个还不能摆在桌面上吵吵闹闹,否则让二太太的这个孙子情何以堪?怎么面对世人的眼光?!
二太太撇开外,那么大奶奶后面就有了两位姑太太。
大太太来了北都后,大太太当然也要维护大奶奶,她们的关系放在那里。
她们合起来开始围攻花姐!
女人之间的斗,那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逢年过节祭祖什么的,孙府要花姐带着儿子回去,给祖宗上香什么的,或者遇到老爷过生日其他人过生日什么的,两位姑太太都会来孙府。
这样一来,有时候她们说话就会压制花姐。
虽然大奶奶对花姐是笑眯眯的,但是精明的花姐还是猜到了她这笑面虎。
花姐不做声,花姐开始远离孙府。
孙府有什么事,花姐礼到,不许孩子去。
礼到人不怪么!
不让孩子去的理由有多种,比如孩子感冒了,孩子受凉了,哪怕孩子多哭两声,都是花姐不让孩子去孙府的理由。
花姐给孙府主子造成一种什么印象呢,那就是花姐太溺爱孩子了,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
花姐对由大奶奶引来的针对自己的压制,花姐的回击很简单,一就是不给孩子去孙府,再有就是她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个小贱名,她的儿子叫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