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太傅道:“公主聪慧,当然记得。”
她以为她每次去窗下偷听世子们听学,都是神不知鬼
不觉吗?正巧有一次,学生们摇头晃脑,念的正畅,他回过头,扫见有一双小手,从窗下伸了上来,将放在窗边的那本诗集,小心翼翼地拿了下去,除了他没人发现,后来他去问才知道,原来常来偷听世子们听学的人是毓儿公主。
自那时候起,他便多留了一个心眼,有时候课上还会偷偷往那边偷看几眼,靠那边的窗上,每次都会放着不同的书籍。
在允太傅眼中,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男女,凡是爱学习之人,都应得到机会。
毓儿很是高兴。
允太傅问道:“公主这是要哪里去?”
毓儿道:“御花园花开的正好,便让嬷嬷带我来瞧瞧。”
允太傅颔首,“不知老臣可否考考公主。”
毓儿正要应好,旁边的嬷嬷咳嗽了几声,似乎是在提醒她什么东西一般。
嬷嬷自然是有些担忧的,允太傅毕竟是教习各位世子功课的,在王上面前,那也是一位红人,公主年幼,不知是非,若答得有错,怕他记着心里,到时候传到王上耳朵里,那还得了。
毓儿没注意理她,只是想着教习王兄的太傅先生,居然夸她聪慧,还要考她,她心中自然是欢喜的,哪里还顾得上嬷嬷的提醒。
“不知太傅大人要考毓儿什么?”
太傅手抚了抚胡子,看着远处高高的绿瓦上,探出了一朵鲜艳的花儿,心中随即捏了一题。
“就以它为题,吟诵一首诗,如何?”
毓儿小脑袋一抬,想了许久,记起了一首,照着以往的记忆,缓缓从口中念了出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嬷嬷原以为她答不出,没想到竟答得这般好,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允太傅脸上很是满意,果然她的学没有白听,答得甚是满意。
“公主慧根,想必王上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毓儿小脸上满是欢喜,“真的吗?”
太傅难得一笑,问道:“公主想不想去听学?”
毓儿有些微怔了一下,喃喃道:“听学?”
太傅点头,“公主虽未到入学年龄,但聪慧敏捷,想必定是位好学生。”
毓儿口中有些不敢相信,“我可以吗?像王兄一样,
去听学。”
要是换作以往,她连蹲在窗户下偷听都是种奢侈,更别提说去课堂听太傅讲学了,那是想想就好的事情。
“如果公主愿意的话,老臣愿去王上面前,为公主请旨一试。”看允太傅的脸色,不像是在开玩笑。
毓儿脱口而出道:“愿意。”
当然愿意,一百个愿意,能同王兄一起上下学,对她来说,那是最好的事情了。
太傅微微垂首,“那老臣便去同王上请旨,只是,公主可要想明白了,老臣对学生很严格,一但上了学,就没有多少玩闹的时间了。”
毓儿微微福了福身道:“太傅放心,毓儿承蒙太傅知遇,必定认认真真上学,不辜负父王与您的期望。”
太傅很高兴,毓儿公主小小年纪竟然这般懂事,果真是朽木可雕也。
太傅:“还请公主替老臣向严娘娘问安。”
毓儿小脸上满是高兴,满口答应了他,想必严娘娘知道这个消息也一定会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