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章 伶仃落花秋潮涌

宫蔷燕歌 林深闻鹿鸣 1087 字 2024-05-20

“啊?”冬叔一时合不上嘴巴。

顾子白似是自言自语道:“我哪里就委屈了,说起来还是人家抬举我呢……”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当天顾子白就给宁思瑶安排了住处书房旁边的一间向阳的厢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将宁思瑶的行李都搬了进去。

晚饭前,顾子白将宁思瑶叫到书房,说道:“你伯父也是科举出身,论理你家学渊源,原也轮不到我多嘴。可是你姐姐既然嘱托了我,我这儿有几件事须得跟你讲明。”

宁思瑶听了,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伯父整日忙于公事,并无闲暇与晚生细说个中短长。何况自去了京都,晚生也有四五年没有进过学了,只在家中复习,不过闭门造车。这次能得先生指教,实属晚生之幸。”

顾子白听了,面上少许闪过一丝讶异,暗道宁修远于国事上倒真是鞠躬尽瘁,于家事上无论是亲女还是从子都不甚上心。宁思瑶都已经十四了,竟还只让他在家中温书,是不准备下场一试了么?

好在他也算是在宫中执教经年,甚有修为。那讶异不过一闪而过,随即面上神色恢复如常。

顾子白道:“既然你短于此,我也少不得在这上头唣几句,你且耐一耐。”

且说楚皇登基后,出了男女共学的新政。江南一带,男女共学的新式学堂便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一般男女幼童长到六岁之上,便可进学堂,谓之开蒙。

男童长到十二三岁之上,便可参加“童子试”。而宁思瑶已经十四岁整,这次要参加的,正是这“童子试”。

虽说科举三试是乡试、会试与殿试,并无这“童子试”。可倘若不通过“童子试”,便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对这天下的读书人来说,“童子试”是第一关,是起点,亦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