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朋友听了都哄堂大笑,他们与李白接触下来,都很喜欢他随和恬淡的性格,大家性情相投,相处很是融洽。
见此情景,汪伦当仁不让,拿起菜单看了看,点了两个菜,然后将菜单递给身边的朋友,餐单传了一遍,大家都点了一两个菜,然后吩咐店小二,赶快做菜上酒。店小二答应一声,就下楼去安排了。不多时,店小二端着一坛子自酿的美酒和开胃小菜上来,大家开始喝酒聊天。
这家饭馆的厨师效率很高,不多时所点菜品陆续都上齐了,大家开始喝酒吃菜,喝至酒酣处,有人还击节歌唱,好不热闹。
大家都很高兴,彼此推杯换盏,汪伦还破天荒的唱起了李白教授的诗歌,众人都说好听,汪伦甚是得意。
兴许是喝酒的缘故,有一个朋友似乎是想起了伤心事,渐渐的开始有些不开心,想到难过处,还唉声叹气起来。
汪伦和朋友们见状,略有些不满的问道:“哎,你平时可不是这样的呀,今天是怎么回事啊?给李白兄接风的宴席,你可不要扫了大家的兴致啊!”
李錞看着这个面有愁容的朋友欲言又止的样子,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就直截了当的问:“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呀?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一起帮你出出主意啊!”
“唉!不妨事,一点家事而已,说出来,没甚意思的。”这个朋友答道。
李白放下酒杯,说道:“大家都是朋友,虽然相处不长,但既然是汪伦的好友,那也是我的好友,你肯定遇到了难事,当大家还是朋友的话就说出来,俗语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是我等,难道还不如一个皮匠不成?”
“是啊是啊,有什么不好解决的事,说出来,一起帮你想办法吧。”旁边的几个朋友也是这种,纷纷劝解道。
“好吧,我这也是麻烦大家了,自己的事拿出来给大家添堵,我先自罚一杯,给众位朋友谢罪。”说着,这个朋友端起面前的酒杯斟满酒,然后一口干掉。
汪伦笑道:“你想喝酒,也不需用此方法啊?”
这句话将在座的人都逗笑了,惹得这个朋友也是哭笑不得。
等大家都止住了笑,这个朋友开始讲述自己遇到的棘手事情,“前日家里边给我去提亲了,女方是本县的一个祖上为过官的人家的女子,听媒人说文采相貌都很出众,去她家提亲的人也多。她家不看对方的钱财和势力,要的是将女儿许配一个有才华且有上进心的后生,因女孩自幼饱读诗书,乘龙快婿的文采一定要胜过女方。为找到合适的姑爷,她家为此出了一个上联,我这几天就没想出来怎么应对,故为此愁肠百结。”
“那你说出来,大家伙帮你想想,说不定就想
出下联了呢?”汪伦热心肠的说道。
“事已至此,也请诸位好友帮我想想。”这个朋友站起来给大家做了罗圈揖以示感谢,然后继续说道:“女方家出的上联是'江南多木多林多才子',你们说难不难啊!”
听完上联,大家都默不作声想着怎么出下联,过了良久,众人都摇着头说:“哎呀,这个上联好难啊,真不好对。”
苦思之后没有良对的李錞把目光投向了李白,殷切的对李白说道:“不知族兄可有良对,这上联出的着实难。”他因也姓李,与李白是同宗,因李白年长就认李白为族兄,现为泾县的县衙文书,颇有些才华。
不待李白说话,坐在一旁的汪伦插话道:“出这么难的对联岂不是故意刁难吗?这家人做事也不咋的地道,换做是我,就不去鸟他们,爱嫁不嫁,老子还不稀罕呢。”
说完感觉意犹未尽,继续对那个朋友讲道:“
不是我汪伦不帮你这个忙,实在是这个对对子本身就不是我擅长的。如果说让我给大家弹阮助助兴,绝对没问题。谁要是被欺负了,让我打个抱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我在行。这个文绉绉的事我也只是略知皮毛,论起来真章,我还真不行。”
李白笑了笑,说:“李某游历数月,去过我大唐的众多地方,阅历上有些经验,借用我曾去过的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我拟就的下联是'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不知可好?”
那个朋友将上下联连起来念道:“江南多木多林多才子,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不由得拍案叫绝,“李白兄,您这下联出的绝妙之极,与上联真是珠联璧合。您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出口成章之才实令我佩服之至。”
在座的几位朋友都对李白的下联称赞不已,纷纷向李白敬酒祝贺,那个曾经愁容满面的朋友更是激动的倒了一大碗酒,向李白表示感激之情。
一件棘手的事,被李白轻松解决,扫除了压在朋友头上的乌云,汪伦高兴的带头高唱起当地的山歌。
李白第一次听到当地的民歌,很是感兴趣,不禁在旁拍手跟着哼唱起来。他今天很高兴,在座的朋友都是至情至善之人,汪伦更是像自己的脾气,任侠仗义,豪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