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庐山真面目显现

李白拱手道:“张老板,幸会。”

张发强站起来,笑着说:“我虚长几岁,咱们今后兄弟相称才好。不知贤弟,尊姓大名啊。”

胡宇飞继续说道:“张大哥就是性急,等我慢慢说嘛!您面前的这位可是鼎鼎大名的大诗人李白啊!”

张发强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喜交加的说:“

您就是咱们大唐现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诗人、大文豪李白先生,恕我眼拙,真是该死啊!”

李白谦虚地说:“张大哥,您真是过奖了,这都是些虚名,其实我哪有人所说的才华啊!”

黄景天在旁插嘴道:“张大哥别听李白贤弟的,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谦虚,太客气,太让我着急了。”说完,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知道黄景天在打趣自己,李白也笑起来。张发强拉李白坐到自己身边,热情的说着话。

“我那儿子跟家里请的私塾老师学习学问,学到贤弟作的《望庐山瀑布》时,老师非常推崇,评价说是'意境磅礴,构思奇巧,堪称神作',要我家小子好好学习揣摩。因为印象深刻,我还专门拜读了一下,甚是喜欢,已能熟到背诵。”张发强颇有些自豪的说。

胡宇飞问道:“什么样的诗?快说来听听嘛!”

张发强清了清喉咙,抑扬顿挫的朗诵着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诩听完不禁拍手叫绝,说道:“写得太好了,听完了诗,我都想去趟庐山了,我脑子中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李白贤弟,你的诗

绝了!”

众人称赞着李白的文采,王朝歌凑趣的又吟诵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也是李白贤弟的诗作吗?”、“贤弟,你还有多少绝句佳作没有公布于众?”、“我佩服的五体投地,贤弟真乃神人,哦,不对,是神仙才对。”、“对,李白贤弟就是神仙,会作诗的神仙。”

众人听了王朝歌吟诵的诗作后,像炸了锅,兴奋的七嘴八舌的说着。

李白初时有些惊异王朝歌怎会知道自己的这首诗,这是自己在游历途中写的一首借景抒怀、勉励自己的诗,喻示人这一生会有多种情况发生,顺境中不要轻浮自傲,逆境中要相信终有峰回路转之时,只要自己好好磨炼自己,奇迹会在身边发生,就如同从远处太阳那里驶来的如仙人乘的帆船一样,我未去而向我走来。

当时写完这首诗之后,自己就收在行李中,从未对外示人。他诧异王朝歌却能全文背诵这首诗。但瞬间,李白又明白了,王朝歌身上有许多奇异的地方,有着超越年龄的学识,在他身上发生的事再奇怪也是正常的,就如同那日他的出现一样,同样是莫名其妙,

但却又是合理的,这就是王朝歌的与众不同。

黄景天问李白道:“贤弟,这首诗题目是什么?太棒了,我要回去说与你嫂子,让我那犬子好好学习。”

李白推辞不掉,只得说道:“这是我前段时间游历到涂县时写的《望天门山》,一首途中的拙作而已,不要太抬举了。”

张发强说:“今天是我们相聚结成联盟的一天,也是资阳商界有资历有实力的商人宴请李大诗人的日子,咱们一定好好庆祝一下,兄弟们说是不是啊?”

黄景天等三人都表示理应如此,要好好感谢李白,因他与自己学生王朝歌的仗义之举从而无意中阻止了幕后黑手对资阳的觊觎图谋,也是他们的努力沟通,才有了今日共商维权大计的聚会,在滔天巨浪将要冲毁堤岸之际,让众人还有机会力挽狂澜,实是众人之幸啊!

当酒菜摆上桌之后,大家公推由张发强首先讲话。

张发强知道目前形式严峻,也未作推辞,起身讲道:“资阳是我们的家乡,也是我们事业的发祥地,承载了我们的努力,也寄托了家人的期望,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港湾,决不能允许有人去破坏它,伤害它,霸占它。”

张发强的一番话,引来了众人一片掌声。

张发强稍一停顿,继续说道:“我张某人,比在座的诸位年长,早做了几年买卖,靠着祖上之荫,勉强算上资阳最大的商人。今日与几位兄弟和李公子、王小公子一起相聚,既为彼此的友情,也为集思广益,谋划商定应对图谋资阳商界的幕后黑手,不知大家可同意我的提议?”

黄景天说:“张大哥说的就是我们心里的意思。”

胡宇飞和王诩也附和道:“张大哥为首,我们众志成城,定能斩断幕后黑手,保资阳平安。”

李白说:“资阳商界的精英今日齐聚于此,让我倍感欣喜。李某不才,蒙诸位高看,我之前扶弱助困之举与诸公的维护资阳商界共同利益和社会安定的义举相比实乃小义,在下是十分的敬重,能与诸位同处一室,同在一席,是我李某的幸事,定铭记于心。”

在座的几人彼此敬重,坦诚心事,畅所欲言,研究商讨着今后的打算。

为了更好的了解幕后黑手的情况与想法,李白和王朝歌一起将先前搬进来的布袋打开,露出青衣人的半个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