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和李白从后院来到了前堂,李白对李掌柜说道:“我的行李和马匹就麻烦您帮我照管一下,我现在要跟三爷出去。”
李掌柜说道:“李公子,您尽管放心,您的东西我会帮您收好,马现已在后面的马厩中,跟我们黄老板前日所骑来的马匹在一起,您不用担心的。”
李白道谢后,就跟着三爷出门而去。
“白虎帮”外的大街上,李白和三爷站在这里看着对面高大的门楼,这外面看怎么也不想是个帮派的总舵啊,倒像是一个达官显贵的大宅院。
先前被三爷安排在此的大汉已跟三爷讲述了从昨日到现在,“白虎帮”的总舵异常安静,没有什么可疑的人进出过。
三爷转头看着李白,问道:“李公子,咱们是进去呢?还是等明日黄爷出来。”
李白道:“我到成都就是与黄兄会合的,哪有他
在软禁中,而我独处安全屋的做法,我意是进去,三爷您呢?”
三爷做了个“请”的手势,李白明白三爷的意思,二人不再停顿,朝“白虎帮”的总舵大门走去。
“白虎帮”总舵门口站着四个迎宾,说是迎宾,其实称为守卫更合适。
他们看到李白和三爷走过来,就高声警告道:“江湖林中恶,莫要入错门。朋友面生的很,报个号吧!”
李白正要说明来意,三爷上前说道:“爷在江中游,险滩奈我何?”
四人中有个首领模样的人一听,不由上下打量着三爷,待要问话,突然瞥见李白别在腰间的布袋子,仔细一瞧,不禁面色大变,忙折身小声嘱咐另外三人几句,然后回身,抱拳道:“既然是丐帮的朋友来到,请容我进去通报一声。”说完,从侧门进总舵大堂通报去了。
李白此时才知三爷是“丐帮”的,但也有些诧异,为何对方刚才想要问话时突然脸色一变,不再多言的急匆匆的入内通报呢?
他文采出众,武功也好,但对江湖不甚了解,但想来三爷的答话应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否则对方怎
会知晓三爷是丐帮中人呢?
三爷轻瞥了一眼自己送与李白,李白现已别在腰间的布袋子,嘴角荡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不多时,“白虎帮”总舵的正门打开了,没有重大事情或是贵宾到来,这个大门一年打开不了几次。这么难得一见的事,引得路人纷纷驻足瞧看着热闹,纷纷猜测着不知是什么神秘的人到“白虎帮”了,亦或是要出什么大事了。
“白虎帮”二当家许益三带领留守总舵的几个堂主走出来,只看到面前站着一位神采奕奕的潇洒年轻公子和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不由的笑着说:“今日敝帮真是贵客登门,吉日佳时啊!敢问这位老神仙可是三爷吗?”
三爷点点头,抱拳道:“二当家的好眼力,老朽就是'丐帮'护法长老,西南分舵主,世人都称我为三爷,可不是故意占人便宜,实是老朽已糊涂到忘记了自己的真名,说出来真是不好意思啊。”
许益三道:“三爷您这是自谦了,以您的江湖地位,在'丐帮'中的尊贵,让我们这些晚辈称您三爷真是抬举我们了,您若不要我们称您三爷,那就是瞧不上我们,您说是不是?”
三爷笑着说:“都道是'白虎帮'二当家的不仅
武功高深莫测,这嘴皮子也是极厉害的,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
许益三笑着说:“三爷您这是夸奖我,还是讽刺我啊?在您老面前,怎么恭敬都不为过。您来敝帮,已是我们的荣幸,”说着话,看向三爷身旁的李白,然后朝李白抱拳施礼,“这位公子年轻轻轻就已是江湖第一大帮会'丐帮'几百年来屈指可数的贵宾,着实让许某敬佩,敢问公子的名讳是…”
李白糊涂了,自己何时成了“丐帮”的贵宾,这位二当家的怕是搞错了吧?
李白赶紧回礼,然后说道:“许老前辈,在下姓李名白,是一介书生,不是您说的'丐帮'贵宾。”
许益三道:“李公子也是谦虚了,您是在考验我的眼力和阅历吗?好,那我就卖卖本事,说说你腰间这个布袋子的来历。'丐帮'立帮数百年来,因对'丐帮'有恩,或是机缘之下,亦或是为'丐帮'所看重的英雄豪杰,'丐帮'都会赠其由域外天蚕丝织成的布袋子作为信物。此天蚕为'丐帮'独有,专人饲养,因罕见且难存活,一年出不了多少蚕丝。布袋子通体洁白,不论什么样的污物脏水都不会在它上面造成损伤,留下痕迹,不怕火烧水煮,不惧刀砍枪刺,阳光下会发红光。袋子之上绣有八位罗汉,分别为'
欢喜、举钵、托塔、静坐、过江、骑象、笑狮和布袋',由专为皇室绣制绣品的绣师绣制而成,技艺超群,袋子的材质无法模仿,绣艺更是无法复制。因为'丐帮'帮众平日乞讨吃食时会将米、面、馍、饼等放入随身的布袋子中,既便于携带,也防止得来不易的食物丢失,是每个'丐帮'弟子最为看重的随身物品,故如此重要信物才会做成布袋子的式样,以示纪念。凡持有此布袋子之人,便是'丐帮'数万帮众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任何弟子见之,都要礼让十分,全力保护其周全,任其驱使调遣。可以说得此袋者就等于有了'护身符',比历朝历代发的'金牌铁券'都管用,朝代有更替,但'丐帮'传承有序,世代长存,因这世间一直有穷苦人,怎会没有'丐帮'存在?据我所知,这几百年来,这布袋子'丐帮'才送出去不超过二十个,异常珍贵。李公子身携这难得一见的布袋子,我能不艳羡,能不关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