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求实务本

至此,不看才知道自己究竟是败在什么地方了。

你想啊!

你是在明处的,阵型的架构已搭建起,就差填充完善了,在你羽翼未丰之时,对你加以削弱,是正当时的。

等到你费劲心思,完成阵型的组成时,你的周边已然构筑了陷住你脚步,拖住你身形的,泥泞不堪的“沼泽”。

你就是坦克,误入其间后,也是难以脱身的。

在平地上,庞大笨重的身躯,移动起来,虽说慢,但可以说是无敌的。

放之于棋盘上,平地就如同是对方没有反应和行动,任对方布阵成形,而后展开进攻行动。

此时,如梦方醒的一方,再组织防御和反击,就为时晚矣。

但要是地形换了呢?

由平地转换为山地,此时重装布阵的一方,如不能占据有利地形,必将被动挨打,拖着笨重的身躯,而无还手之力的。

若是,阵型庞大的一方占据了高处,居高临下之际,在雷霆万钧的攻击下,谁又能够抵挡的住呢?

这种山地情形,放到棋盘上,可以理解为谁能率先发现对方的意图,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拦阻限制行动,也就是抢得先机。

由山地转化为沼泽,重兵布阵的一方在这种地形中是居于劣势的,唯有化整为零,变推进为机动,改碾压为穿插,才能利用地形,捕捉到战机。

沼泽地形放在棋局中,就是激烈的近战状态,纠缠与反纠缠是这种对战模式的特征,也是对战的常态,谁能坚持到底,谁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的缠斗是最考验对弈者的棋艺水平的,容不得有闪失。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种对弈状态。

当然,在对弈时,谁更有大局意识,也就是能打造有利于自己的局势,谁就有能事半功倍的获得胜利。

大势所趋,讲的就是这种棋局。

《孙子兵法》中就此有专门的解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意思就是,湍急之水,飞快奔流,能将巨石冲走,就是因为急速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形成一发而不可止的凌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