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沧海横流

于是,廉颇就在长平的关要处筑垒固守,意图等到秦军粮草供给不足的时候,再出兵作战,一举击溃秦军。

自此之后近三年,廉颇统领大军一直坚守不战,严密防守,不管秦军如何挑衅,都不应战,使得秦军速战速决的目的没能得逞。

见一时无法取胜,再这么耗费时久的拖下去,秦军就只能撤军了。

为了取胜,秦国就对赵国使出了“反间计”,使其阵前主动换将,以给自己制造机会,消灭赵军。

秦王派人到赵国的都城邯郸散布流言,谣说廉颇惧怕秦国,畏战怯战,实则秦国特别怕赵王任命赵括为将,否则秦国早就被打败了。

谣言传到赵王那里,急于结束前线旷日持久的对峙局面的赵王果然中计,下令由赵括统领二十万援军即刻奔赴长平前线,取代廉颇为大将,会同长平的驻军,共计四十万大军迎战秦军。

历史上一幕最荒诞的事情上演了,根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的赵括,就这样轻松的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了统领四十万大军的主帅。

在他荣耀的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的悲惨命运的开始。

赵括是一个赌徒,一个不自量力的政治赌徒。

他的盲目自信,不仅使自己身死乱军之中,也将自己的国家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视战争为儿戏的赵括,一上任便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向秦军发起全面攻击。

秦军假装战败,一直将赵军引到秦军大营前,用伏兵将赵军包围拦截。

赵军首尾不能相顾,被各个击破,陷入重围。

这时的赵括才知道自己中计,但什么都已经晚了,他和四十万赵军成了“瓮中之鳖”。

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绝境中,坚守了四十多天的赵军只得拼死突围,冲锋在前的主帅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总算给自己留了一点颜面。

没了主帅的赵军全线崩溃,四十万大军被秦军俘虏,随即被全部活埋。

长平之战的惨败,使得赵队的精锐损失殆尽。

自此之后,赵国一蹶不振,国运日衰,逐渐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