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隆基最善音律,喜歌舞,芳林苑的梨园之中也有众多伶人,来自于天南海北,每日潜心钻研舞乐,因此唐宫歌舞,天下闻名,只是来自于吐谷浑的伶人,倒是第一次听说。
吐谷浑位于中原和西域及吐蕃交汇之处,衣冠和语言皆与中原相似,早在高宗时,便被吐蕃灭国,族人散布于各地,与唐人甚是友好。
听李龟年如此一说,岐王等人都想看看这个吐谷浑的舞姬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了,就连玉真公主也连声撺掇着今晚便去。
李龟年一向把岐王引为知己,一看他很有兴致,立刻迫不及待地带着众人前去开开眼界。
及至乐坊,此刻夕阳已下,华灯初上,正是热闹的时候,这家乐坊乃是太常寺所辖,恰好这太常寺卿亦是由鸿胪寺少卿马旅兼任,他与西域之人想来熟稔,因此这乐坊便以胡人舞乐而著称于世。
一进乐坊,已是人声鼎沸,有一胡姬在台上跳着胡旋舞,裙裾飞扬,如同疾风一般,引得众人连连喝彩。
虽然这胡姬也是舞技精湛,但梨园之中如此水准的,大有人在,并不稀奇,观者之中就有人不以为然,其中包括少年杜甫。
李龟年等人一看见杜甫,笑着问道:“你怎么又来了,来看伏莲吗?昨日刚一见到她,你就如此恋恋不舍吗?”
杜甫涨红了脸,气道:“不要胡说,我来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可不是因为别的缘故!”
众人看着他急于分辩的样子,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李龟年看看周围的情景,说道:“看来,今日我们来晚了,伏莲已经跳完了,估计也不会再出来,可惜啊!”
原来,这伏莲一晚只舞一次,过期不候,哪怕你出再多的银子,也请不动她,就算有些王孙贵胄来了,也只是隔着纱帘见个一面而已,当真是骄矜至极。
岐王笑着说道:“本王也算见过不少乐舞俱佳的伶人了,倒是没见过如此高傲之人,也不知是真的绝艺在身,还是故作神秘,哗众取宠呢?”
众人听到这话,一回头,已经有伶人认出原来是岐王来了,立刻便有不少人围了上来,和岐王打趣。因为岐王素来善音律,有雅量,因此颇受大家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