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帝提出寻找一个接替张浚的宰相人选时,原本有些冷清的朝会上,又变得热闹了,张浚一派的人马立刻又活跃起来。他们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停,目的就是要让这个宰相的职位,留在自己这一派手中。
而杜让能这一派人马,也是跃跃欲试。如果能把这个职位拿下,那么朝堂之上,就是自己的天下了。
眼看方才众人还畏手畏脚,不敢说话,可一提到宰相人选,众臣就热议如沸,皇帝的心真的有点灰了。这些名士清流们直到此刻,还不忘了党争。
就如同一艘大船,眼看船都要沉了,船上众人还在为谁能抢到更多的位置而你争我夺。皇帝原本努力撑起的信心,终究也被一点点消磨了。难道大唐真的气数将尽,天要亡我?
宰相杜让能冷冷地瞥了一眼这群人,终于站了出来。
“司徒韦昭度,从先帝朝开始,即为宰相,本朝又历经川中等地,熟悉藩镇之事和朝廷的运作,颇有雅望,此危急之时,是宰相的最佳人选。”杜让能大力举荐了和他并不同属一个阵营的韦昭度。
不但群臣吃惊,就连皇帝也倍觉诧异,但环顾朝堂之上,能够胜任宰相一职的,的确没有几个人,更何况杜让能的举荐并无私心,就连他的政敌也无话可说,皇帝李晔还是点头应允了。
韦昭度旋即跪拜皇帝,接受了任命。柳璨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点酸溜溜的,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自己也要坐在宰相这个位置上,号令群臣。
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更相信汴州节度使朱全忠对他的鼎力支持,而眼下巡视藩镇的任务,就是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的好时机,只要能说服藩镇,那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定然会大不一样。所以,朝会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巡视藩镇的征途。
香颂早就在家为他准备好了出巡的行李。这次出巡,和上次相比,柳璨真是面貌一新。上一次的柳璨衣着寒酸,处处都在为了银钱之事掣肘,行动间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可这次不同了,不但衣饰行李等物都是上等货,他的盘缠也是富裕的,这一切,都是香颂为他精心打点的,当然,钱都是朱全忠支援的。
柳璨心里明白,但也不说破。毕竟,他穷了一辈子,如今终于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并且作为朝廷钦差,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当然要为自己和大唐挣些面子。
柳璨出发了,全城百姓都在议论着张浚之死的后果,他们知道,李克用只怕又要杀到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