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皇上的心思

“苏爱卿,你可认同蒙大统领所说?”

“回禀陛下,臣觉得对于此事现在就下这样的定论未免有些过早。毕竟没有人能证实这件事情和某人有关,但也不能证实除此事之外的其他事情都与某人无关。不过,臣还是认同蒙大统领欲尽快将真凶缉拿归案的提议。”

其实,皇上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禁卫军大统领蒙契多那地地道道的就是一介武夫,让他上战场杀敌那他绝对是以一当百绝不含糊的,可要是让他动脑子考虑问题,那他绝对可比不上眼前的这个小金豆子不吃亏的苏牧尘。

不过,皇上心里也明白,他至今没有子嗣的事情绝对不是偶然,那就一定是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他和皇后以及所有的嫔妃一直都没有子嗣,所以才会保持现在这种表面上的平静。

可如果之后要是和新册封的嫔妃有了子嗣,那毋容

置疑太子的位置就一定会落到这位嫔妃儿子的头上,毕竟直至今日他这个皇上竟然连个一儿半女都不曾有过,也就不存在什么太子是嫡子或庶子之说了。

想必母凭子贵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倘若皇后没有儿子,那她也不会眼见这个便宜让别人给占了去,由此可见,这样做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皇后。

可如果真的是皇后所为,那她就一定已经洞察到了朕这个皇上打算要纳凝王妃为妃,所以她就暗地里让新巧神不知鬼不觉的,用此阴毒之物断了凝王妃的子嗣之缘,毕竟新巧是皇后在宫中最信任的人,而且寒针弩这种极其罕见的暗器也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侍女能弄得到的东西。

如果这一切都是皇后在背后指使的,那新巧又是谁杀害的呢?而且蒙契多在案发现场是通过新巧的尸体暗示,才在墙壁中找到这些害人的东西的。倘若是因为新巧受皇后的指使去谋害凝王妃未果,皇后怕牵连到她自己,这才命人杀了新巧灭口。而新巧又在被谋害时心有不甘,这才留下了暗示,让调查现场的人找

到藏在墙壁中的暗器等。

似乎这样也说不通,那新巧可是从小和皇后一起长大的,两人虽为主仆却情同姐妹,而且新巧又是皇后的贴身陪嫁侍女,以他这个皇上对皇后的了解,她应该不会这样做。而新巧又是个忠心的奴才,她甘愿为了皇后去死,所以她也不会出卖自己的主子。即便是皇后真的要杀人灭口,那她也不会让如此重要的罪证留在新巧这里,这岂不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不会的,皇后是个聪明人,她的确是洞察到了朕有意纳凝王妃为妃的动机,所以才会宁可违背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在朕的面前暗示她同意朕纳凝王妃为妃。这也就是说,皇后表面上是赞同朕的做法的,正因如此,朕才会放心把凝王妃安置在皇后正阳宫内的小别院内,由皇后来照顾凝王妃。

由此可见,皇后一定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对凝王妃动手,相反她一定会加倍对凝王妃的照顾,极力讨好或者促成这件事情,至少让朕这个皇上会以为她皇后

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待大局已定,皇后再慢慢的对付凝王妃,这岂不就是把朕这个皇帝和凝王妃一同玩弄于股掌之中?果然女人是可怕的,这手握大权的女人的确是更可怕。

想到这里,皇上又有些想不通了,正如刚刚他的分析和钦天监正苏牧尘所说的一样,如果之前断子嗣之缘的幕后黑手就是皇后,那这次新巧就一定是为了在主子面前邀功才擅自对凝王妃下手的。

只可惜她没有成功,反倒是被一个神秘的人发现了她的举动,神秘人又出手制止了新巧的举动。可那个神秘人害怕新巧会故伎重演再次伤害到凝王妃,所以才不得不杀害新巧。想必那神秘人一定是故意让蒙契多发现新巧房间墙壁中那些害人用的阴毒之物,为的就是给皇后敲警钟的同时用混淆视听的方法来迷惑他这个皇帝。此人真是好手段啊!

可问题是这个神秘人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是他一直在暗中保护凝王妃?皇宫内戒备森严,这个人又是如何巧妙的将自己的身份隐藏的呢?莫非此人是

正阳宫的人,亦或是默亲王早就有了谋逆之心,这才将眼线早早的埋伏在宫中?要是这样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怕了,皇后怎么说也是当朝国母,她的正阳宫内都被混进了默亲王的人,那他这个当朝天子的身边恐怕也有默亲王的眼线之人。

不管怎么说,这个神秘人还算是帮了他这个皇上的大忙了,万一那凝王妃在这个时候有个三长两短的,姑且不说云南的凌王会怎样,关键是那即将实现的千秋万代之计也会瞬间被化为泡影。

话虽这样说,可身边毕竟还埋伏着一个或者更多个的隐患,这些人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然出手,那他们也一定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要了他这个当朝皇上的性命,到时这大清朝的基业不也同样轻而易举的就到了默亲王的手里了?

如果这些推测都是对的,那默亲王为何不这样轻而易举的夺取朕的皇位,偏偏还要任由朕将他关押入天牢?想必这其中一定有着特殊的隐情,可什么会比皇位还要重要呢?难道?难道是默亲王也知道了那个长

生不老的术法?所以他才会对那个妖女凌洛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一定是这样的,他一定是要通过朕来得到长生之术,而后再由他来替代朕完成这千秋大业的宏图之志。

皇弟啊皇弟,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责怪皇兄痛下杀手了,毕竟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可是由皇弟这个默亲王先开始的。

“哎!”想到此处,皇上重重的叹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