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探讨

甚至有人看他扇人的时候一脸兴奋。

好吧,路泽不着痕迹地稍微挪远了一点。

而随着电影的结束,大家又一起开始交流了起来。比如以特写的方式交代女主的工作职位,快餐店职员。电影色彩又灰暗色系变为亮色系,再从特写切远景的镜头运用,给女主的出场首先就给了一个带来光亮的心理暗示。这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应用,但是剧中就充满了大量的暗示。

比如当路泽饰演的弗莱彻第一次出场时,导演使用了俯拍并给了顶光,也就是俗称的“骷髅光”。光线从他的头顶直接照射下来,弗莱彻脸部的眼睛、鼻子以及颧骨下面全都出现了浓重的阴影,又因为路泽剃了光头,他又是青筋比较明显的那种人,这种恐怖和压抑的感觉就更加明显。

再比如最后以最后一首曲子caravan,这是爵士乐中的传统标准曲,单纯从谱面而言,在技术上的难度不大。但是导演选择爵士乐的特点就是可以即兴表演,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和喜好对同一首曲子做不同的发挥,这也就给予了尼曼最后大放异彩的的伏笔。

...

“...与次同时,caravan中具有古巴黑人音乐的节奏和摇摆转换,也就是在一个跳跃节奏和流水感节奏之间的切换,又使得尼曼的独奏有一个休息的间隙。”

“是的,也让观众的情绪同样在这时候有一个张弛的机会,这里的音乐节奏也是刚好。”路泽点头赞同。

他在这些学生中其实年龄都是最小的,名气太大,很多人都默认他年纪不算小了。但毕竟是学习导演,所以一开始他就抱着学习的态度,积极发表意见,但也虚心接受意见。

不过...争论真的不算少的。

这其实不太是他低调的性格,路泽觉得自己以前都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但导演可能真的要化身暴君,有的时候激动起来还会和几个比较较真的学生一起争论。

当然也不会吵得很凶。

路泽虽然也踢掉了几个不敢和他发表意见的学生,但毕竟是讨论学习,更不喜欢固执的杠精,所以有什么东西直接下午教授过来解答。可能他现在不像是那个平时为人处世都很周全的路泽了,但是他觉得很开心就对了。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主要是兴奋,

以前吧,比如说当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评委,要么就是给出意见大家都同意,要么就是在别人吵架的时候当个和事佬劝劝架。当时觉得挺不错的,表现了我国人民的气质修养,但远没有现在讨论来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