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上天的神女(14)

这亩地足足产了5000斤土豆!

风调雨顺时,大关种的水稻平均一年亩产500斤。那时候他们觉得这个数字已经很棒了,但刚刚统计这亩地的土豆产量时,大关君臣们才发现新粮土豆足足比水稻产量翻了10倍!

虽然也有土地肥沃的原因,但岑姑娘刚施法时,只是调快了时间,中间还撒了水,就这样,还能收获这么多的土豆。

岑姑娘不擅农事,都能产出5000斤土豆。如果换做是经验丰富的老农,这产量没准还会再涨上一涨。

关朝不流行磕头,平时上朝,大臣们也只是作揖。但现在大司农看到统计出来的数字,下意识发自内心给岑书白磕了三个响头,“岑姑娘,您救了我大关无数黎民百姓啊!老臣一辈子都不会忘了您的大恩大德。”

就连皇帝,也对岑书白作了个深深的揖,“岑姑娘的大恩大德,朕永世难忘。”

岑书白也没和他们你来我往说几句客套话,而是继续施法让他们算红薯和玉米产量了。

红薯和玉米产量一算出来,皇帝都带头向岑书白磕头了。改

“岑姑娘大恩大德,朕实在是无以回报。”皇帝想着这三样新粮一推广,天下再无百姓会饿肚子时,眼眶也不由红了起来,“以后岑姑娘有什么想要的只管开口,只要朕能做到的,一定给您办到。”

岑书白什么也不缺,他没有的估计岑姑娘也有了,他有的估计岑姑娘的比他还好。

而岑书白做的事,也不是高官厚禄可以抹去的。所以皇帝思来想去,就只想到许她一个君王的承诺。

御史动了动嘴唇,但看到四周兴奋的同僚们,还是把自己的反对给咽了回去。

君王的承诺贵如千金,但面对岑姑娘这赏无可赏的泼天功劳,一份承诺还是担得起的。

解决完产量的事后,一行人便回到殿内用午膳。

皇宫里的人都是人精,知道这次款待的是个连皇帝都对她客气三分的人物,遂卯足了劲准备了今天的午膳。

但因为年代的不一样,关朝烹煮方法只有蒸和煮,很多岑书白熟悉的烹饪方法,这时候并没有出现。

虽然岑书白不是很喜欢蒸煮的烹调方法,但其中一道蒸排骨,味道尤其鲜美,她都忍不住多动了几筷子。

太傅想着岑书白刚刚翻云覆雨的手段,向自己的门生使了个眼神。

门生立即向岑书白举杯示意,恭敬地问:“不知岑姑娘之后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先在京城待几天吧。”岑书白想到京城还有一个委托者,便想趁这段时间,找到委托者,“然后再去罗州看看。”

“岑姑娘风采动人,京城人多,难免有不懂事的小子冲撞了岑姑娘。”太傅和蔼可亲地说:“不若陛下给岑姑娘一个信物,这样就不会有不长眼的小子冒犯岑姑娘了。”

“这倒不必。”岑书白举起酒杯,笑着说道:“我长这么大,还没人打得赢我。谁要是不长眼,我先把他腿打断便是。”

“而且我好久没有痛快打架了,京城人多,正好方便我活动筋骨。”

【白姐,你要不要看看你旁边那些人的脸色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