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只余黑暗。
“咚。”秦添寿轰然倒地,后背僵硬地印在石面,眼、耳、口、鼻,七窍都流出暗红色的血来,滴落在道袍上,浸润其中。
“阿弥陀佛。”袁庆奇半眯双眼,细声道,“秦师弟,你头角峥嵘,太不规整,我帮你拾掇圆润些。”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
只是头角峥嵘,哪里是脑袋不圆润的意思?
震惊,沉默,鸦雀无声。
金佛寺佛子袁庆奇与太上道宗三星之一的秦添寿比武,秦添寿连攻八次,一无所获,甚至无法将袁庆奇逼退。
而袁庆奇反手一个拍掌,便将秦添寿直接排得昏倒在地,七窍流血,不知生死。
简直是不可思议!
事实上,这一点也不奇怪。
秦添寿天资横溢,才情、禀赋尽皆超人,综合内功修为、武学境界,可称一流高手。
然而陈北海撞见袁庆奇时,感受到袁庆奇内功深厚程度与自己几乎相近了。
要知道,陈北海可是在鼎中受了九九八十一日折磨,吸收了诸多人内功,才积攒出一身雄浑的内力。
初入先天境界的高手,恐怕也没有如此雄厚的内力。
换言之,排除陈北海这一外来者,袁庆奇几乎称得上后天境界中的第一人。
别说九招击败秦添寿,一招击败他,也不令人意外。
当然,个中缘故,只有极个别人知道,诸多武人虽然惊讶,但关注点在其他地方。
金佛寺弟子竟然将太上道宗的高徒……
众人喉头悚动,不知吞吃了多少口中津液。具皆心神震颤,看向金佛寺与太上道宗两方。
然而,杨真人与慧心方丈两人间虽然多了些冲突对立的氛围,但并不像众人所预期那般剑拔弩张。
莫非杨真人并不关心门下弟子状况?
众人回忆起杨真人的名头,默默划去了这一猜测。那只能证明秦添寿并无大碍了。
果不其然,杨真人很是不满地对着身边一位弟子说道:“添禄,去把你弟弟带回来。”
那道士低头应声,正是秦添寿的二哥秦添禄。
慧心方丈保持着那副慈眉善目的表情,只是多了些得意,劝道:“杨老道,你也别太生气了,比试武功,总有个强弱。技不如人,输给人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话在理,只是这话从慧心方丈口中说出来,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不大合适。
“哼!”杨真人气得拂袖道,“你倒是不生气,添寿就是给你的弟子打得!这一场下来,添寿起码得卧床半旬,一个月内练不得武功。”
以杨真人、慧心方丈的境界、眼力,自然看得出来,袁庆奇已经留手了。
只是杨真人心中咽不下这口气。
少年时,两人作为门派新秀争斗;青年时,两人为女侠争斗;壮年时,两人作为宗门主事人争斗。
待到两人都已十岁,早已阅便典籍,尽得妙法,几乎成仙、成佛。昔日长辈早已归去,心中良人也已沦为魂灵,印在心头的倩影也逐渐淡漠。
两人却还是忘不了互相斗气、角力、挤兑。
或许正是这份羁绊,将两人牵在了人间呢?
却说袁庆奇几乎是以碾压的势态击败了秦添寿,天一教弟子重复高喊,呼吁青年才俊上台挑战袁庆奇,台下众人噤若寒蝉,无一回应。
铜壶漏断,仍旧无人挑战袁庆奇,袁庆奇被直接算作连胜九场。
他晋升为第一位“种子”,慧心方丈也顺势成为第一名有资格角逐武林盟主的大宗师。
这便是金佛寺的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