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带着队伍,三千多人在西江郡郡城东面扎营。他和沈益则登临高丘,望着远处的西江郡,吴大叹了口气“我不觉得你的方法可能有用。”
“会有用的,我们有恩于西江郡,”沈益开口道“现在问题是,打下来之后怎么保住,目前是我们和原官军出兵攻城,郡里其他兄弟的人去稳固县城之类的地方。但是说实话,我不太放心那群山贼品性的人。。。”
“到时候再严明军纪就好了,这件事得和各位山寨的头领好好通气,”吴大看着远处的城墙“今天黄昏时就动手吧。”
城外三千军队已经安置了下来,而城内,则是完完全全的另一幅光景。
西江郡郡兵不多,因为之前的盟县之乱,多数都分散在了各个县城处,郡城本身,也不过有数千军士防守,更何况郡城城墙高大坚固,等到禁军来支援不是太大的问题。
郡守和几个从自己县里逃出来的县令坐在郡守府的大厅中,心中悬着的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钦差死了,而且泓州大乱。
现在的局势,就算太子再想保证皇粮充足,也不可能再让泓州诸郡今年纳粮了。这样的话,他只要守住郡城,等官军到了之后,再收复各个县城,他能得一个大功。
想到这,他嘴角不禁咧了起来,但是旁边的庄远,却有着其他的想法。
西江郡现在危在旦夕。
西江郡所有县城中,只有盟县没有收过吴大这群人的粮食,叛军的部队虽然人不多,但是也随时可能导致城内百姓开城应贼。
更何况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盟县之乱的时候,领兵的孙正然还算宅心仁厚,粮食是从京城的官仓里出的。但是这次,孙正然被放下野,而宋虎卿则在朔州被抓,下一个来西江郡的统帅不一定什么德行。
他能想到这些,西江郡本地的士绅也能想到这些,对于本地士绅来说,可能应贼真的是比等官军来更好的结果。
他思索的同时不由自主地便在大厅中踱起步来,而旁边的郡守看他这幅样子,也有些心烦,便开口道“庄县令,我看你好像心神不宁,怎么了?”
庄远听到郡守叫他,急忙苦笑着一拱手“阚大人,下官忧心盟县百姓,不知盟县是否已经从贼了。。。”
“不必担心不必担心,”郡守摆摆手“贼众只有数千人,本郡城坚人众,不会出事的。”
庄远欲言又止,面前的郡守显然还觉得本地士绅还是那群和他称兄道弟的老爷,但是实际上,他仔细想了想,大概发现了这群老爷们心中的几层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