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盒子里这种神力,那位无分级之上给出的命名为裁量力子,之后的描述,简称量子。
分心进入空间具现出那本书,李维斯仔仔细细地将前后再读了几遍,可惜那位无分级之上并没有具体描述,只是说这种不确定性是载量力子的随性反应,属于不可测神力。
这就很模糊了,但是李维斯关心的不是这种理论成立与否,而是这无分级之上的记载,和维拉门描述神像的特性一样。
这肯定不简单。
两个人都呆立栏杆边,各有所思,而船上的灯光,终于照射到了美拉迷宫上。
身边陆陆续续人开始多了,李维斯回头看似望着前来看迷宫的旅客,实际上却在人群中找寻那个女人。
果然来了,李维斯不动声色,把头扭了回去,看着在沙罗曼号强烈无比的一大排聚光灯照射下,美拉迷宫那壮丽的景色。
正面看过去,美拉迷宫的入口,就是道道间隔的高墙剖面。
剖面间隔三百米左右,下面城梯形,过了海平面往上十来米,就逐渐变成总高五六十米的长方形。
远远望去,这简直像是很有水准的工程师监制的史诗级作品,虽然门罗岛链上的巫祝山也像是人工做成,高达近一点五公里。
这样的高度让四个楼梯搭成的巫祝山十分的巍峨,但是对比这望不到边的工程,却在规模上远远不如。
规模带来的震撼感,逐渐由于沙罗曼号的靠近,被转化为另一种惊叹,特别是当邮轮开进了一条航道。
灯光照着两边的迷宫墙,显示出了极其独特的刻纹。
这并不是人工刻成的,但是却有着极其规律的美感,随着邮轮的行进,迷宫墙上的花纹显示出各种风格的流线,让人目不暇接。
李维斯看着看着,忽然感觉犯困起来,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忽然觉得这些美丽的线条索然无味。
“我回去了,”他拍拍维拉门的肩膀:“没什么意思,你也好好睡一下吧。”
维拉门不置可否,看起来那些线条相当的吸引他,李维斯心中一阵烦腻,往套间走了回去。
走着走着,心中升起一阵警觉。
自己的天性,几乎从来对新鲜事物没有烦腻的感受,刚才,明明感觉那些线条很有晶维导路构纹的感觉,还激发了他一些想法,但是就是提不起兴趣再看。
什么原因?难道是预知能力使用过度?
之前在登上利尔船长离岸的船只前,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时他很想将昏迷的维拉门扔水里不管了,自己也不想游回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