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发光虫的周身发着红色的光芒,那光就跟鲜血一样的颜色,照的人有些睁不开眼睛,为了战斗需要,我们不得不将黑墨镜戴上,这还是胖子从家里的抽屉中翻出来的,一开始大家都以为用不上,没想到现在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虽然子弹射杀了几只发光虫,它们的身体冒起了阵阵白烟,接着便融化了变成了一堆血水,但是这并没有吓倒这些发光虫,它们又肆无忌惮的冲过来,它们都想用虫海战术对付我们。
最终,胖子妥协了,他大声地说:“还是让这帮发光虫上了我的身吧,我的血肉,它们随便吃,反正我是活不成了。”
父亲立刻捡起一根木棍,他将火把点燃了,接着朝着前方挥舞,他希望利用火光的威力将它们击退,这些发光虫也是平凡的动物,它们也跟其他动物有着一样的特性,就是害怕火焰的侵袭,只要将火把都点燃,朝着它们挥舞,火焰会顷刻间将它们吞噬,同时在四周会散发着强大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将它们烤化。
我们看父亲起到了好的效果,胖子立刻点燃火把,王二麻子嘲笑着说:“你刚才不是妥协了,你现在还拿火把干什么?”
胖子没有说话,我们的手中挥舞着火把,这些虫子再厉害,它们在顷刻间也会燃烧殆尽,而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这些发光虫只是发着光芒,不过它们的光芒已经不
是刚才的红色,它们换了一种颜色,它们都变成了绿色。
风水先生对这些颜色的变化不以为然,他轻声地说:“这种绿色代表着两种含义,一种是,它们正召集其他的同伴,告知它们这里有危险,让它们赶快增援,其次还有一层深意,就是它们表示一定的愤怒,它们是给咱们发出警告,让咱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我们当然不会听它们这一套,就算耗尽我们最后的精力,我们也要跟它们抗争到底,如果连一帮虫子都对付不了,我们还盗什么墓,干脆回家喂猪算了。
就像风水先生所说的,在前方石壁的各个角落,果然出现了很多发光虫,我就不明白了,这些石壁封的很死,刚才我也探测过了,四周根本就没有缝隙,它们是怎么出现的,难道它们会穿墙术,这可是科幻固有的情节。
赵风大声地说:“不好,它们的数量太多了,咱们的火焰能成吗,我看这些火焰越来越稀薄了,它们好像抵挡不住发光虫的侵袭,怎么办,咱们得想想办法?”
大壮大声地说:“你以前不是经常探险吗,你以前遇到这种状况,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肯定有好办法?”
赵风没有说话,他没法跟大家解释,其实他们做考古的,他们在探险的途中,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比我们简单的多,很多难以勘测的墓穴,他们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他们是不会轻易探测的,除非有特殊情况,上面派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他们才有可能考察。
父亲面不改色心不跳,他大声地说:“咱们加大火力,没有柴火了,咱们可以用衣服,对了,咱们不是准备了很多棉衣,咱们都拿出来。”
王琪思大声地说:“这,这怎么可以,这些衣服都是为了御寒的?”
父亲愤怒的说:“还御什么寒,现在连命都要没了,难道咱们最终都要成为这些虫子的口中食吗?”
王琪思知道,父亲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也不会动用带来的这些老本,毕竟这些东西想要再得到,这就困难了,于是,在父亲的强力号召下,大家都将各自的棉衣还有废弃的衣物都拿出来,它们可是最好的燃烧材料,如果用它们来引火,它们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顷刻间,四周围绕的火堆又燃烧起来了,这些发光虫再次退后,它们原地等待着,而我已经看出了它们的阴谋,没想到这些发光虫有这么高的智慧,它们能算计到,这些燃烧的衣服最终肯定会燃烧殆尽,到时候它们一拥而上,我们就算有再大的本事,最终也会死在它们的手里。
现在,我们不得不想着除根的办法,我们必须在这些衣服燃烧完之前,我们脱离这个地方。
此时,王琪思立刻转过身,在我们的后方也是石壁,她的双眼一直盯着后方,接着阴阳眼立刻打开朝着石壁的四周望去,我知道王琪思这么做肯定有道理,其实我的天眼也按耐不住了,它也开始扫描石壁四周的状况。
最终,在我俩二眼合一的状况下,我坚信在后方这处石壁的某个角落肯定有出去的路,虽然来时的通道,我们是回不去了,但是在其他位置肯定有一个通道离开这里。
其实刚开始,我就对后方的石壁有所怀疑,为什么其他三处的石壁会出现大量的发光虫,而唯独后方的石壁一个都没有,其实我希望后方的石壁没有,要不然,我们就死定了。
父亲冷冷地说:“小思,你发现出去的通道了吗,我知道,这个通道肯定是被墓主人隐藏起来了,它埋葬的很深,如果没有强大的探测,我们是发现不了的,咱们已经没时间了,这些衣服一烧完,咱们就不好办了。”
王琪思也知道时间紧迫,她的手朝着石壁的四周摸去,她其实是在分辨石壁的土质,一般情况下,如果有埋葬通道的石壁,它的土质会显得非常松软,反而会很刚硬,如果大概搜寻,即便经验再丰富的人,他也发现不了,但是我们可不一样,我们在盗墓这个活动中,那是身经百战的,什么样的墓室,什么样的地洞,我们没有探寻过,如果连这些都分辨不出来,我们也不用混了。
最终,王琪思的手在某一个石壁处停下了,她的手反复摩擦着这处石壁,接着便握紧拳头在此处用力敲击,而经过她反复的思索,她紧紧地皱着眉头大声地说:“就是这个地方,快,赶快挖开。”
我发现这处石壁口太偏离,要是用铁锹和洛阳铲是很难铲开的,可以说是事倍功
半,当然,这些难题是难不倒我们的,我们带过来的先进器械正好发挥作用,对付这样的死角,它们可是专家。
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这处死角的石壁出现了一个裂口,这裂口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