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风风火火斗法中(下)

崂山道 锦鹏 1916 字 2024-05-20

好在这小伙子也知道孙德龙的德行,也不生气,耐心解释给他听道:“皇榜上写,出事了。海外有一个小国叫做琉球,派人来与我国斗法。这个法师据说很厉害,会三十六首哑谜,七十二首金刚经。一旦比

输了,从此人家是上邦,我们大明成人家附属国了。”

这酒精还在燃烧着孙德龙的理智,这一听居然有人挑战咱们大明朝,顿时就来气了,嘴上开始骂骂咧咧起来。那小伙子一听孙德龙说粗话,心中也有些不开心,于是激他道:“你别就会说,你行你上啊。”

东北爷们那都是血性男儿,特别是喝了酒之后,根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最受不了人家激他。孙德龙自然也不例外,当时就不乐意了,拍着胸脯问道:“不就是打哑谜么,他会多少?”

那小伙子答道:“皇榜上说他会三十六首哑谜。”孙德龙一听就乐了道:“才三十六首,我会一千多首呢。”他这话虽然有吹牛的成分,但是也不能算是胡说八道。他此刻根本不明白皇榜上的哑谜是什么意思,其实这皇榜上的哑谜指的是文人之间斗智斗勇的一种游戏。古代文化人或者有修为的人,他们比较含蓄,有话不喜欢直说。往往会用一些小动作或者是含沙射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观点,这就叫打哑

谜。

而孙德龙所谓的哑谜,其实是古代商人和顾客之间对袖口。

在古代钱是很俗的东西,不可挂在嘴边。不像现在大家伙开口闭口都是钱,那时候的人含蓄的多。

这对袖口其实就是买卖双方谈价的一个过程,不能提钱的情况下,可是买卖东西还是要谈价格啊。于是古人就想出了一个法子,双方将手藏在袖子里,然后两个袖子一对上。

买卖双方不需要说话,就在袖子之中比划,谈价钱,因为双方都不说话,也戏称为打哑谜。

可是这和皇榜上的哑谜那完全是两回事,牛头不对马嘴啊。不过那小伙子确信以为真了,一听孙德龙还有这本事,于是怂恿孙德龙去揭皇榜。

孙德龙被人一吹捧,自个儿也有点飘飘然,仗着自己手中的勾杆子,一甩杆子和钓鱼一样,直接就将皇榜给揭下了。这可将那些个看皇榜的士兵们都给惊住了,心中想这高人就是高人,揭皇榜的方式都是这

么与众不同。

于是就这么的,孙德龙跟着士兵就进皇宫去了。当然不是直接去见皇帝,古代阶级制度很严格,孙德龙这样一个卖猪肉的,当然没有资格直接见皇上。

先是去见了一下负责此事的官员,这位大人姓谢。谢大人一看这孙德龙这糟蹋的形象,和一副宿醉的样子,就开口问道:“是你揭了皇榜么?你会斗法比哑谜么?”

孙德龙自信满满的回答道:“这算什么,我会的比他那三十六首还多,多的我自己都算不清了。”

其实到了这一步,谢大人是看出点名堂来了,感觉此人有些不靠谱,根本不像想象中高人的形象。不过皇榜也揭了,那就相当于赌上性命了,如果没两下子这不是找死么。

当然谢大人也不敢直接带孙德龙见皇上,怕孙德龙口无遮拦万一说错了话,他死不要紧,别连累了自己。而且孙德龙未成礼部演礼,在古代别说是平民百姓面见皇上,就连外省官员回京城,都要去礼部演礼

,教你怎么拜见皇上,怎么和皇上说话,可不仅仅是三呼万岁扣头就行的。所以那些电视剧之中的很多情节基本都是杜撰的,皇上身边基本没有可能有韦小宝这样不讲究礼节我行我素的人。

于是谢大人提议道:“这位法师也是外省之人,未成礼部演礼,贸然上殿恐有失仪之罪,莫不如让其先和琉球法师斗法。赢了之后再来见万岁,到时候皆大欢喜岂不美哉。”皇帝一听有道理,于是下令即刻开始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