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笔直笔直往上生长的乔木,支干理论上并不会长得很粗,但是他纠结成两条手臂的那两束支干却是长得格外的结实,以至于七只沉重的虎头海雕一起在这上面驻了巢。这种体长90-100厘米,翼展203-250厘米,体重在5-10千克之间的大型猛禽就在树上杵着,虎视眈眈的盯着不期而至的兰斯洛特。从体征判断体长130厘米,最大的那一只应该是雄性,周围环绕着它,体型在80-120厘米之间的都是雌性。这块头站着都快赶上兰斯洛特了!
这种雕类因头部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似虎斑而得名虎头海雕。它们体型硕大,特征为有一黄色的特大鸟喙。体羽主要为暗褐色,虹膜、嘴、脚均为黄色,爪黑色。前额、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为白色。它们应该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但是住在本来应该不适合筑巢的冷杉上,长时间停留在食物不充裕的高山地带就实在是有点对不起它们海雕的名声了。
“scream”一阵嘹亮的啼叫,清越、悠远、极富穿透性和攻击性!
这也很不正常,书上说虎头海雕的叫声深沉而嘶哑,特别是手惊吓的时候听起来是那种类似老母鸡的“咯咯咯咯咯咯”的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spqr之鹰”(“元老院与罗马民”senātuspopulusqueromānus的缩写是spqr),罗马共和国的国徽上的单头黑鹰就是这种虎头海雕。
欧洲国家中世纪,为何把“鹰”都标画在国旗上?最主要原因就是这是罗马军团和罗马帝国标志,鹰不仅是意大利和希腊地区经常出现的猛禽,而且在古希腊和罗马神话里面,主神宙斯经常化身巨鹰来到人间。所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马略进行军事改革的时候,将罗马军团军旗统一规定为鹰旗。
总结性来说,在远去的罗马帝国的固有领土范围上,虎头海雕这种生物是有着独特象征意义的。用次级权限动用强化魔眼的莫里亚蒂能够看到这棵树和这些鹰身上强盛的魔法灵光。从它们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别样的智慧!
正当莫里亚蒂打量情况的档口,一只叼着一只装满洁白鹅卵石石子和闪烁着浅蓝色光泽的透明液体的幼年虎头海雕从冷杉右眼眶树洞中窜出来直飞到了其他几只海雕所在的“树人手臂”处,颇为人性化的半讨好式的低着脖子,侧向半步半步地挪动到了鹰王的身边,“谄媚”地把瓶子递到对方面前的树干上立好。
鹰王斜睨了兰斯洛特一眼,似乎觉得威胁并不大,就左腿单腿站定,右腿从树干上的缝隙中掏出一粒粒光滑的白色鹅卵石石子,一粒接一粒的投入水瓶,水面满上来之后就俯首饮上一口,然后继续投石子,继续饮水。整套动作熟练、舒缓、优雅,一看就经常这么干。
这是老鹰喝水?智商高的有些过分了啊。莫里亚蒂不用脑子想就能知道这些水和海雕的异状和拉文克劳的冠冕脱不了关系。甚至就连冷杉树人应该也是拉文克劳的冠冕影响下逐渐成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