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村里哪一个去世的人还有过这么好的排场呢?哪个不是装进一口薄木板打造的棺材,火化后埋了就完事了的?终归人家李建国命好,有李春霞这么能干的闺女,舍得为爹花钱,置办这些东西!
“唉,要是能有李建国这样排场,我死了也值得
了!”大牛爷爷佝偻着,满脸皱纹的脸像是一个晒干了核桃皮。
“你呀,有点难!”一位蹲坐在桌子跟前,拿着茶碗滋啦滋啦喝着茶水的村民说道。
“你尝出来没有?人家春霞招待客人这些茶水,喝到嘴巴里香喷喷的,哪像咱们喝的那些老茶叶棍子!热水冲下去,浮起来一根根的茶叶棍子,连个茶叶渣都看不到,你看看这个。”下巴上留着山羊胡子,约莫六十多的老人,端着茶叶碗,一口气将茶碗里的水喝干,从嘴巴里吐出几根茶叶,放到手心里来回端详着。
老人将茶叶拿在手指间,凑到眼睛跟前,啧啧赞叹着。
“人家建国过的什么日子,人家喝的茶叶都是咱们从来没有喝过的,这才是正宗的茶叶,都是茶树上的嫩芽!怪不得开水冲下去,打开壶,香味能冲到头顶上!这都是花钱才能置办来的啊,别说是你,就是满堂,他舍得花这么多的钱?”
王满堂正拿着一支笔,在一张纸上不停的计算着什么。
来家里吊唁的亲戚朋友,来的时候都要上一些礼钱,王满堂一笔笔记下来,现在正在核对着账目。
王满堂没有心情理会几个闲聊的村民,听村民提到他的名字,头都不抬的说着,“想那么多干什么?有几户人家能跟李建国家似的?家家户户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家里有两个学生的,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交不起,还想着喝壶好茶叶?春霞她表姐在中学里当老师,听说班里好几个孩子学费交不上不上学,急的春霞表姐跑来咱村好几趟了,唉,这日子过的···”
“来看春霞的那个闺女,跟罗凤英打起来的那个,听说在村里开厂子,她村里的人,跟着她都过上了好日子了呢?听春霞说,她们村里种地都能种出钱来!”大牛爷爷插嘴说道。
“她村里有钱是她村里事,咱村里能有钱?咱村在这么个山旮旯里,出门除了山还是山,靠着这么个山,上哪过有钱人的日子?”村民将手里的茶叶放下
,泄气的说道。
“这事不能这么说,说不定真有门路了呢?小军这不就打算在家里领着大家伙干事了?满堂,你是咱们村里的村支书,这事你得跟小军好好合计合计,要是小军真能在村里开厂子,你得支持他!”大牛爷爷两眼放光。
位于半山腰的庙底村,祖宗不知道怎么想的,将家安置在半山腰上,一块块口粮地像是巴掌似的,地势崎岖地方的土地,连头牛都过不去,全靠着人力和原始的农具,地薄,种植效率又低,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一顿,仅仅收成一点能让全家人饱腹的粮食而已,哪有什么多余的收益?
王满堂当了村里这么多年的支书,镇子、县上每一次开会,没有一次不提出要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种植产量,说归说,村里的劳力还是一茬接一茬的往外跑,王满堂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能提高村民经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