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之洵的冷汗当时就下来了。
他深谙为官之道,懂得越是鲜花锦簇的时候越要表现的谦恭。现在慕青璃前脚才被封成郡君,后脚慕青时就打死了人,说不定皇帝会认为慕家居功自傲,因为救了自己的命就连大楚律法都不放在眼里。
慕之洵当机立断的跪倒在地,再三请罪并且表明自己的不知情,皇帝把这事儿压了下来,说让刑部仔细审理。
他强熬到下朝,就匆匆忙忙往家赶,想看看此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老爷!”刚到府门口,就看见赵姨娘双眼一亮的朝他奔来。
慕之洵当即心里就咯噔一下。
果然,赵姨娘跑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让他带着慕青璃去宫里找皇帝求情。
慕之洵额头上的青筋一跳,忍着怒火道:“别在大门口大呼小叫,先进去再说。”这会儿他们就站在大门口,人来人往都能看见。
可是赵姨娘哭哭啼啼的不依不饶:“老爷你就答应了吧,二少爷已经被人关押到了刑部,他从小到大怎么受过
这种苦,怕是一天都呆不下去的。老爷早早带了二小姐去宫里求圣上个恩典,也能早点把二少爷接回来。”她的儿子一直锦衣玉食的,怎么可能在牢里受那种罪。
见她到现在都只顾着慕青时受了皮肉之苦,却不想着他给家里带来多少麻烦,慕之洵再也忍不住的骂了一句:“蠢妇!”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女人,将儿子教养成那个样子,害的他在朝堂之上被弹劾,这会儿还有脸这么说。
当初是瞎了眼才会纳了她。
盛怒之下他什么都不想说,袖子一甩就往里走去,旁边的慕安见状立刻拦住想要追过去赵姨娘:“老爷还在气头上,赵姨娘您就别跟着了,老爷会放在心上的,您先回去等消息吧。”
于是赵姨娘再次被赶走了。
……
这件事儿对慕家说来是有影响的,但是没到不能承受的地步,无论是孙氏还是慕之洵都在想法子,却也做好了弃车保帅的准备。
所以第二天,张氏就带着慕家的三个姑娘去张府给自己母亲贺寿。慕之洵对她的怒气还没消,就找了个借口没有陪她去,张氏自己理亏,也忍了下来。
张家在京城算不得什么大户,就算是这些年慕之洵有
意提拔,他们也没能完全融入上流社会的圈子。究其原因,一点是张氏的弟弟张宗林官位的确不高,还有便是刘家的刻意打压。
之前说过,慕青璃的曾外祖母是昌平县主,她嫁到的刘家也是京城的名门望族,虽比不上慕家却也不差太多。
当时昌平县主的夫君很是宠爱一个妾室,还与她生了个庶女,就是张氏的亲娘,今天寿宴的主角——小刘氏。
小刘氏和她姨娘都是恃宠而骄的,等慕青璃的曾外祖父一死自然都没什么好下场,一个不出旬月就“伤心过度”的去了,一个嫁了个落魄世家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