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康一家则更识时务一些,尽量低调,不去触动村民敏感的神经。
尤其是翠英,回来以后,还给村民带了不少小礼物,家长里短的聊了几句后,还跟着掉了几滴眼泪,一下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随着新年的渐近,年味也渐浓,村民脸上难得的带上了喜意。对于罗家村的人来说,今年怕是过的最肥的一个年了。
一般年前一个月就要进入年货的采买阶段了。
但今年受鞑子入侵影响,家家户户都没顾上。
现下好不容易缓过来劲儿。所以,今年从腊月二十四“辞灶”日开始,才真正的进入的过年的状态。
这个阶段,村里人家里作坊两头跑,忙活个不停。
罗小乔见状,干脆把作坊也关了,给大伙放假备年事。
乡邻们对她如此贴心的举动,都感动的不得了。
不过王筛子管的那个大棚,还是得让他上半天儿工歇半天儿。
无他,越近过年,蔬菜的需求越多,富贵人家连价都不讲了,酒楼也时时处于售罄状态。罗家大棚外面天天都是等候的马车。
刘大娘每每远远的看到后,都忍不住啐一口:“咋让这样的人家过起来了呢?”
罗小乔是个甩手掌柜,虽说挂了村长的名号,但大方针定下来后,小事儿还是让村民去找罗金荣。
现在罗金荣已是罗家村的代理村长,村民为了区分,称之为“老村长”,仍唤罗小乔为村长。
罗家作坊出品的主要是衣物和家具,还有瓜果蔬菜,要过年,还是有不少东西需要置办的。
罗小乔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就跟着老村长家的牛车,去了兴城。
一路走去,看到好多挂白幡的人家,都是几个附近村落的,越近兴城,白幡的数量就开始变少。
“小乔,今年可真多亏了你啊,不然咱村说不准得多少户披麻戴孝呢”,黄婶子有些浑浊的眼睛,看着路过的村子,有些感叹的说。
“是啊小乔,你说,你今儿要买啥,婶儿送你了”,白大娘也十分大气的拍了拍钱包。
罗小乔被她逗得“噗嗤”一笑:“好,等我看上了啥,我就找大娘要钱,你到时候可别害怕”
“那指定的”,白大娘十分豪气的挥着手:“咱村这些人的命,就是你给挣回来的,别说买点东西了,让俺干啥俺干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