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话虽如此说,山若不高,何来神仙居住?水若不深,何哉有龙?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究其根源,总是有其因果相承。
在那山高林密处,总有修真之人,开辟洞天福地,吸收天地精华,逆天修炼,只为追寻那虚无缥缈的升天之道。
修真之人所修炼之地,总是与世隔绝,常为世人所不知。世人只知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柴米油盐,粗茶淡饭,一日三餐,能不饿肚皮,就是天之幸事。偶有家境殷实者,虽不致锦衣玉食,却也逍遥快乐,世人莫不以此满足。虽生老病死,令人沉痛,因无力回天,却也徒呼奈何。
修真之人不愿沉沦生老病死之局,勤加修炼,希望逆天改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人生不如意,十之九分,何况逆天修炼,本为天地所不容。老天岂容渺小的人类挑战他的尊严,总是千方百计阻挠,不容人类修成大道。古往今来,有多少正邪高人,总躲不过天劫,眼看成功在望,却在离成功一步之遥的地步,被老天的劫雷劈得神魂俱灭。
历经数百,数千年的修为,一转眼,烟消云散。偶有幸运者,借仙器或法宝,在天劫的最后关头,元神得以躲过魂飞魄散的下场,但也受创严重,百分的修为,能剩之一二,已属不错,要想重修至原来的境界,绝无可能。
也有那大神通,大毅力者,由于根基扎实,所修功法趋于完美,又有强大仙器相助,在飞升之时,虽身受重创,却保存根本,扛过天劫,就此白日飞升。留下多少人间佳话。修真之人本就是逆天而行,其辛苦可想而知。
所谓“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机缘!”俗世之人讲究“富贵险中求!”而修行之人也讲究“机缘总在绝境中”,虽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却总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莫大机缘往往就在绝境之中相候。
修行之人须得心智坚韧,不为外力所动,又得聪慧资质,非哪个阿猫阿狗都可以修之有成。有人因资质愚钝,终其一生,也难窥入门。
资质优秀者,能修至元神之体,增寿数百年,也不无可能。更有那称之为奇才者,修至大成,成就一代大神通,傲视天下,叱咤风云,瞬息千里,移山填海,呼风唤雨,成为领袖宗派之主。一代大能,隐身匿迹,欲窥天道。
唯有那千古奇葩,修行天才,得正统修行法则,又有奇遇相助,缘分使然,修行路上,一日千里,直超前辈高
人。飞升之时,从容应对,一气呵成。自此白日飞升,成就一段神话。
苍茫的“云雾山脉”,在崇山峻岭中,一个小山村坐落在高山环绕的一个稍大的盆地中。一条小溪蜿蜒流过,绕过山村,流向远方。山村之人都以此为生,人畜饮水,洗衣灌田,皆有所需。
这个小山村名叫王家庄。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中之人绝大多数靠砍柴打猎为生,偶有几亩薄田,能用溪水灌溉。所谓灌田,其实也少得可怜,因在大山之中,耕地有限,山地虽不少,但溪水上不去,有兼雨水不均,十年九旱,所以产量极低。收成好时也难糊口,如遇荒年,更是凄惨。因此,村民们索性只种些蔬菜。如非还有打猎一途,村民们须的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苦日子。
仅有的溪水,除人畜饮水,洗衣之外,只能灌溉极少的菜地,也算是天之恩赐了。
村中房舍大多以茅草织顶,木头为柱,篦以树枝,外覆干草,风雨之时,跑风漏气。遇有大雨,外面大雨,屋内小雨。
偶有家境好者,能有土坯墙,瓦顶,风雨灌不进去,就好似神仙日子。村民家中家具简陋,木头矮凳,木桌,木床,反正山中有的是木头,所以,都以木头为主。木床
上覆自编草席,两床破棉被,就是全部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