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太太颔首,坐直了身子,看了从门帘中走来的孟氏等人,目光一一扫过,最后将停在赵柔心的脸上,道:“小五回来了?”
又叫她小五!
赵柔心很不喜欢这个称呼,脸上却不动声色,笑得天真可爱:“祖母,小五回来了,多谢祖母惦记,小五这些年一直挂念祖母,可惜不能在祖母跟前尽孝,小五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祖母的。”
赵老太太对她这番话似很满意:“你能这样想,可见是懂事了,这几年没有白过。我们宁宣侯府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是聪明的,即便一时不察吃了亏,也要能够及时改正。你既然想通了,应该明白‘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往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当年送你去庄子,虽是情势所迫,但你若能成长,也未见
得是一件坏事。”
赵柔心恭敬地低头,应道:“祖母说的是,孙女明白。”
孟氏笑道:“母亲对心儿用心良苦,我记在心里,必然会好好与她说,只盼母亲以后能教导心儿,让她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与人交往能端方周到,不至于被人哄了去,到时候连累家里,也好为侯府争光不是?”
大夫人冷笑:“身正则心正,心不正行事便不正。母亲说是不是?”
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不要说什么鬼迷心窍猪油蒙了心,也许就是真实的心意。打死她也不相信二房不想算计大房。
心不正的人还想为侯府争光,不成侯府的耻辱就不错了,往自己脸上贴什么金!
不要说什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她就不相信种下去一颗豆,能长出一个瓜,也不看看孟氏什么德行!
大夫人对赵柔心算计赵柔怡的事情依然不能释怀,
加上这些年孟氏小动作不断,赵榆又出了事儿,大夫人做不到以前的云淡风轻,一点儿脸也不想给孟氏。
赵老太太瞥了大夫人一眼,心里叹气,嘴里却赞同:“你大嫂说的对,老二家的,以后要摆正心态,做好本分,心正了,行事自然就周到了。”
孟氏恨得咬牙,却不敢露出半分,十分憋屈,恨不得抽大夫人一个嘴巴,脸上的笑容无懈可击:“是,母亲和大嫂说的对,心儿也是这样想的。”
赵柔心心里冷笑,面上更加乖巧:“我知道自己错了,祖母和大伯母愿意原谅我,我一定痛改前非,绝不会做让宁宣侯府丢脸的事儿,必然事事以侯府为先。”才怪…
昨天断了,今天来不及,明天再努力,抱歉了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