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对方主动找上门,要不是吏部侍郎家风严谨
,她是绝不会想到为赵柔心求这门亲事的。实在是对方太好,各方面条件都称她的心,她也不会决定舍下脸,为了赵柔心求这门亲。
奈何刚刚起了这个心,与孟氏提了提,就被对方拒绝。
孟氏说:“母亲,虽说侍郎家的公子是个难得的夫婿人选,可是长幼有序,不光嘉嘉的亲事没有定下来,杨儿的亲事也没定下来,您知道,杨儿因为在龙虎山一直远离京都,在加上求学和二十未满不好成亲的箴言,耽误了婚事,如今就连松儿都成亲了,杨儿依然是独身一人。”
“以前杨儿未满二十不说亲事倒也能说的过去,可是现在他已经加冠,订亲就应该从他开始,咱们赵嘉是将规矩的人,您说是不是?”
赵老太太当时就跟她回道,赵杨是男孩,他的亲事与家里姐妹的亲事不一样,而且现在是提前通气,问一问她的意愿,若是同意,先有了默契定下事情,等赵杨和赵柔嘉订亲的消息传出去就可以办赵柔心的事
情了。
订亲的前后顺序,并不是一定按兄妹的年纪,大户人家的亲事很多时候看机缘,讲究缘分,也讲究便宜行事。遇到合适的对象,弟弟妹妹比哥哥姐姐先订亲也是有的。这种先订了亲的,一般选择隐下消息,等兄姐定好亲再传出消息,也就直接宣布的。
想也知道,长幼有序的规则大多数情况被遵循,但也有特殊情况,若兄姐因为一些原因不成婚,弟妹难不成就永远不成婚?
当然不可能!
孟氏不同意,赵老太太没办法。
在她看来,赵柔心这些年在庄子上住着,当年算计赵柔怡的事情隐而未发,但家里的人却心知肚明,想要嫁个好人家要看家里是否仁慈。
吏部侍郎家的公子是赵柔心最好的选择,依她看,赵柔心是配不上人家公子的。
但赵柔心毕竟是她孙女,她也想她好。只要定下亲事,在嫁过去之前她好好调教一番,也许能磨好她的
性子,嫁过去之后只要安分守己,也能一生顺遂。
可惜,她一番好心被人当成驴肝肺。
赵老太太也不强求,反正机会她给了,抓不住她也没办法。
倒是眼前这个孙女很合她心,要好好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