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合一

这一冬天孙女没少往回倒腾东西。

先不说吃的东西,光棉花今年家里每人都添了身新棉衣,还多了床新棉被。

吃的那更不用说,今年这个年过的比任何一个年都肥。

捎回来没吃完的火腿、羊腿。

还有排骨、鸡、兔子、鲤鱼、带鱼、海带、虾皮、粉皮、粉条、木耳、白酒,米面也拿回来不少。

这里头有小邱同志送的。

就是周嘉妮今年弄回来的花生、瓜子、核桃、干枣也满够吃的,今年瓜子的物资票他们都没用,拿来换别的了。

花生留出来自己吃的,剩下的换成了油。

周嘉妮光明正大地撒谎:“以我现在的人际关系,还用的着钻巷子啊?早就垫过话让人家帮我留的。”

姜新凤想想也是,放下心来。

余慧芳也当真了,看着那些松花蛋,眉开眼笑地压低声音道:“唉哟,这变蛋比鸡蛋都稀罕,哪个供销社上的啊?我都馋这口了,先去切两个倒点酱油醋蘸着尝尝。”

周嘉妮跟着进去拿盘子装烧鸡,一边拆着,一边撕了点肉塞余慧芳嘴里,余慧芳边吃边嗔怪道:“拿出去一起吃。”

但心里熨帖的不行,她闺女真疼她。

第二天早上起来,余慧芳炝锅煮的面条,吃完饭后周万里出去借了气筒给车子打气,又借了两根粗麻绳,还给其中一辆车子后座绑了两块木板,准备去接站的时候用来绑行李。

双胞胎放假后早上也都睡到自然醒,嘉安从屋里出来,见姐姐要出门,还问道:“姐你要去哪玩?”

余慧芳没好气地道:“你以为你姐跟你们一样成天只知道玩?我们接你姑去,快回去把嘉平喊起来,洗脸刷牙吃饭,一会儿你姑他们就来了。”

嘉平嘉安对姑姑更没印象,只是常从爸妈嘴里听说,再就是对包裹的印象了。

姜新凤又感慨道:“佩兰上次回来是嘉平嘉安过周岁的时候。后来再想回,又怀了老二……”

嘉安问奶奶:“老二是谁?”

余慧芳笑道:“你姑姑家的妹妹。”

一家三口,余慧芳自己骑一辆,周万里骑一辆带着闺女去了车站。

都年三十了,车站的客流量还是大,存自行车的地方都没有靠里的位置,放在外头怕看车的看不过来,再被人偷走,周万里让周嘉妮在外头看着自行车,他跟余慧芳进去。

周嘉妮在外头等了半小时左右,就看见她爸妈带着姑姑一家从里头出来了。

周佩兰一眼就看到了穿着军大衣的周嘉妮,脸上顿时露出喜爱地笑:“妮妮,都这么高了?”

变化可真不小,记忆里还是有点娇滴滴的小丫头呢,没想到几年没见,有大姑娘的样了,看着也稳重不少。

“姑!”周嘉妮笑着打招呼,又看向旁边的洪广伟,喊了声,“姑父!”

洪广伟点点头,笑道:“成大闺女了。”

周佩兰眼睛看不够一样盯着侄女看,嘴上笑道:“可不是么,我记忆里你才这么高,那会儿也就十二三吧,扎着双马尾,吃饭的时候你奶还给你喂饭呢……”她抬手比划了下。

几年前是这样,当然,她有自主吃饭的能力,但架不住姜新凤爱干喂饭这事。

周嘉妮窘,其实现在她奶也经常对她进行手动喂饭。

又互相介绍她跟表弟表妹认识,道:“妮妮跟鸣鸣见过,但也快忘了吧?”

洪鸣有点腼腆,喊了声表姐,他也不是完全没印象,只记得舅舅家这个表姐长得很漂亮,然后…很嫌弃他,不愿意带他玩。

跟表妹洪静丹就真的陌生了,这是头一次见。

周嘉妮拿出于晚霞返工几次后做出来的小老虎玩偶笑着去逗她,小姑娘挂在舅舅周万里怀里,看谁都一脸茫然,小声叫了个姐姐,就低头去看被塞到手里的小老虎,很乖巧很安静。

“姐姐抱抱好不好?”周嘉妮拍拍手。

洪静丹愣了愣,手里还攥着小老虎呢,对周嘉妮张开胳膊,周嘉妮接了过去,给她正了正脑袋上的帽子,道:“真乖!”

周佩兰笑道:“在车上睡不好,醒一阵睡一阵,下车前十几分钟才喊起来,喊不醒。”

周万里往车子上封着行李,安排着,道:“我跟广伟带着行李骑车走,你们坐车。”

周佩兰说侄女:“妮妮,让妹妹下来走,挺沉的。”

孩子养的好,五岁的小姑娘已经有点重量了,周嘉妮确实很难直接抱到站牌那里,道:“走一段再放下来,看着还没精神呢。”

洪鸣低声道:“姐,我来抱吧,你歇歇。”

周嘉妮就递了过去。

余慧芳带着他们去坐车,问了问这一路上的情况,又道:“咱娘可算盼着你回来了,在家住两天跟咱娘说说话。”

心里虽然猜到小姑子不会去家里住,这么说就是引开话题,正式问问周佩兰的安排。

一提这个,周佩兰赶紧摇头,气道:“嫂子,我回我们院子住,再不回来,我们那家都要姓张了。”

她大姑姐嫁的人家姓张。

“那把鸣鸣和静丹留家里。”

周佩兰:“静丹让咱娘帮我看两天,鸣鸣得回去。哼,在我婆婆心里,我是没资格要他家房子的,她大孙子才名正言顺,我得带着鸣鸣回去把房子要回来。嫂子,年后你帮我问问有没有要房子的,我把房子卖了,卖多少都是我的。让我大姑姐住,什么都见不着不说连个好字都得不着。”

周嘉妮从旁道:“姑,房子卖了可惜。不如让街道办帮你们打听打听有没有租的,租金让街道办帮你们收,或者半年,或者一季度汇总一次,给你们邮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