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天津一手鱼

我为渔狂 忧伤的蓝刀鱼 1133 字 12个月前

建国哥之所以能将黑坑这一行干到了当地执牛耳的位置跟这种敞亮透明的放鱼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原本放鱼大家来帮忙就挺踊跃的,现在还给原塘颗粒料,众人的热情顿时高涨起来,这可不是渔具店里卖的所谓原塘颗粒,而是正八经从鱼源塘子里给拉回来的。弄点丢钢磨粉一下加在鱼饵里,那可是比啥都稳当的饵料。

一声招呼,七八口子青壮年加入了抬鱼大军当中,建国哥爬上车顶,手里攥着一把大号的铁杆抄网,在满仓满罐的水囊里一抄网就能干上来七八十斤金鳞红翅的大鲤鱼,两抄网就是一筐。

旁边等着的钓友活计们搭把手把筐往下一抬,两步路就能走到坑边,抬筐上称,负责计数的钓友记下一筐的分量,称完重鱼筐一歪,两三斤的大鲤鱼就跟下饺子似的入了塘。

一筐接一筐,足足一个多小时的功夫,一万斤鱼全都入了坑。

一水原塘鱼,相比市场上的鱼质量要可靠的多,这是跟网鱼时候的方法有关系的。

简单科普一下,在大片的水塘里怎么捕鱼呢?

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用粗网网这个鱼,而是非常细的密网。鱼的平均个体分量够了,跟家里肥猪出栏似的达到了标准体重就准备捞鱼销售了。

捞鱼前,塘主会在投料机前面位置水底提前铺好密网,随后投料机一开,塘里的鱼就疯了似的一股脑汇集到一起吃饲料,负责捞鱼的几个人一个人拎一个网角,就将蜂拥而至的鱼给兜了起来,个体稍微小点不够分量的挑出去继续养着,个头够的就统一装车,直奔黑坑。

而市场上的鱼是啥情况呢?在回锅鱼不算猖獗的年代,水产市场的鱼主要也是来自养殖户。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鱼在运输到黑坑的过程当中还要经过至少一次水产市场的倒车,经过来回的装卸,放到水产高氧塘里之后,会产生一定的自然损伤,鱼的鳞片粘膜轻微受损不致命,但是也会影响一定的开口率。

普通黑坑用鱼,坑老板要求高的,拉鱼的贩子一般都会加点钱挑最好的鱼,有的是直接穿了叉裤下水单个挑,有的简单点就是打开高氧塘的活水,活性高的鱼会追逐活水产生聚集效应,装车的时候从活水这边装车,鱼的质量也会相对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