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爱迪生做灯泡,直接给他钨丝,便可避免前面浪费时间了。
虽说前不久,在赵铭的主导下,制定了进攻吴三桂的五年方案,但是一想到,吴三桂居然与英夷勾结,赵铭就心气难平,忍不住敦促属下,加快攻周的准备。
在两淮煤业,逐渐打开局面后,寿州一带的煤炭,同过铁轨,利用马拉火车,运到淮河,在走水路运到江南。
于此同时,新成立的矿务总局,又在河南商丘发现了新的煤矿,并于南直隶太平府,也就是后世马鞍山一带发现大量铁矿。
赵铭遂即示意,在商丘铺设铁轨,运输煤炭,并在太平府建立了大型的冶铁工厂。
赵铭给工部提供了方向,还有设计思路,但时间过去了五年多,赵铭所期待的火车,蒸汽轮船,还没有影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造材料达不到要求,制造工艺还不过关。
赵铭创办大型的冶炼工厂,并从葡萄牙人那里,请来一大批钟表匠,就是为了解决,材料和工艺的问题。
南京龙江船场,乃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宝船的制造基地。
如今,这里依旧是明朝在江南的两大船场之一,与太仓船场,为海商生产商船和武装商船不同,龙江船场,则是大明水师战船制造的重要基地。
这里不仅制造水师各种战船,还肩负着研发新战船的使命。
风帆战舰时代,海上的霸权,其实还不太明显,要进入真正的海权时代,还是需要蒸汽战舰。
赵铭对于蒸汽战船,一直充满期待,毕竟大炮巨舰,是男人的浪漫。
在得知吴三桂灭亡莫卧儿,统治南亚次大陆后,赵铭便不断催促工部和宋应星,加快对蒸汽战舰的研究。
赵铭觉得,大明有体制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他这么不断投入,该有点成果了。
在赵铭的催促之下,到十一月中旬,工部终于派人来禀报,龙江船场制造的第一艘蒸汽明轮船,将要下水试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