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踏板效应”与李·艾柯卡(下)

“面临人生的低谷,该怎么办呢?

‘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

李艾柯卡是这么说的,最后也是这么做的。

他没有倒下去。

在他被解雇之后,由于过去的威名,许多大公司诸如洛克希德、国际纸业公司等,都对他发出过邀请。

但艾柯卡认为,54岁是个尴尬的年龄:退休太年轻,在别的行业里另起炉灶又太老;况且汽车的一切已经在他的血液里流动了。

因此,他还是选择了汽车业这一老行当。

艾柯卡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

但是克莱斯勒公司的状况,比他预料的还糟。

由于前任的无能,公司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纪律松弛,35位副总裁各把一方,互不通气;财务混乱,现金枯竭;产品粗制滥造,积压严重。

就在艾柯卡上任当天,该公司宣布连续3个季度的亏损达1.6亿美元。

在公司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艾柯卡没有气馁,更不想退缩,而是深入员工中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内外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为了拯救克莱斯勒,确保65万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艾柯卡没有简单地裁员,决定以紧缩开支为突破口,提出了‘共同牺牲'的大政方针。

艾柯卡从自己做起,把36万美元的年薪降为1刀,与此同时全体员工的年薪也减少了125倍。

他说:‘要想渡过难关,克莱斯勒人流出的血必须一样多。如果有人光等待别人为他付出,自己却袖手旁观,那就会一无所有。'

他强调:‘作为企业的领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身先士卒,做出样子。这样员工的眼睛都看着你,大家都会模仿你。'

艾柯卡把自己年薪减至1刀的做法,在米国企业界没有先例,很自然地引起了轰动。

克莱斯勒人长期以来一直很铺张浪费,讲究奢侈,他们无不对此深感震惊,开始时很不理解。

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总的表率作用是最好的动员令。

从各级领导到普通员工,人人渐渐地达成共识。大家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勒紧裤腰带。

‘共同牺牲'给克莱斯勒公司带来了生机,使广大员工看到了希望。

艾柯卡率领高层领导班子对营销、信贷、财务、计划和人事等部门进行整顿改革,积极扶持新产品的开发,花大力气抓生产制造。